[发明专利]层叠构件及触摸屏有效
申请号: | 201680004615.9 | 申请日: | 2016-03-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7107587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6-05 |
发明(设计)人: | 水口创;河野友孝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丽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B32B27/18 | 分类号: | B32B27/18;B32B15/08;G06F3/041;G06F3/044;H01B5/00;H01B5/14;H01B1/22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金杜律师事务所 11256 | 代理人: | 杨宏军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树脂层 导电层 层叠构件 透明电极层 基材 树脂 羧基 感光性树脂层 导电性粒子 离子迁移 触摸屏 | ||
本发明提供一种层叠构件,其中,形成于基材上的导电层与感光性树脂层之间的离子迁移耐性优异。本发明提供一种层叠构件,所述层叠构件具备基材、形成于上述基材上的树脂层A、形成于上述树脂层A上的透明电极层B、和形成于上述树脂层A及上述透明电极层B上的导电层C,上述树脂层A包含具有羧基的树脂(a),上述导电层C含有导电性粒子及具有羧基的树脂(c),并且,上述导电层C与上述树脂层A及上述透明电极层B接触,将上述树脂层A含有的有机成分的酸值设为SA、将上述导电层C含有的有机成分的酸值设为SC时,SA‑SC的值为20~150mgKOH/g。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层叠构件及触摸屏。
背景技术
形成于电容式触摸屏的显示区域的显示电极是由ITO(氧化铟锡)等构成的透明电极。作为其图案加工的工艺,通常利用溅射等向基材赋予ITO等金属薄膜,进而在其表面涂布作为具有感光性的树脂的光致抗蚀剂,隔着光掩模进行曝光,并利用显影形成抗蚀剂图案,然后进行蚀刻并除去抗蚀剂。
另一方面,还研究了下述技术,即,事先准备在基材上预先层叠有感光性树脂层及透明电极层的层叠体,从而省去每次形成透明电极的图案时所进行的涂布光致抗蚀剂、除去光致抗蚀剂的工序(专利文献1及2)。
电容式触摸屏中,在显示区域的周围形成有与透明电极连接的周围布线。作为该周围布线的形成方法,利用丝网印刷法等对导电糊剂进行涂布的方法(专利文献3及4)、利用光刻法对具有感光性的导电糊剂进行微细加工的方法是已知的(专利文献5~9)。此处,在想要形成与透明电极图案(其由上述层叠有感光性树脂层及透明电极层的基材形成)连接的周围布线时,形成于该基材上的周围布线(即导电层)不仅与透明电极层接触,而且也与感光性树脂层接触。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5-18157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14-199814号公报
专利文献3:日本特开昭63-079727号公报
专利文献4:日本特开2004-073740号公报
专利文献5:日本专利第5278632号公报
专利文献6:国际公开第2013/108696号
专利文献7:日本专利第5360285号公报
专利文献8:日本专利第5403187号公报
专利文献9:国际公开第2013/146107号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课题
然而,在导电层与基材上的感光性树脂层的表面接触的部位处,导电层与感光性树脂层之间的离子迁移(ion migration)被视为问题。
因此,本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层叠构件,其中,形成于基材上的导电层与感光性树脂层之间的离子迁移耐性优异。
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
本申请的发明人进行了深入研究,结果发现,感光性树脂层所含有的具有羧基的树脂的酸值与导电层所含有的具有羧基的树脂的酸值之差在20~150mgKOH/g的范围内对解决上述课题极为有效,从而完成了本发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丽株式会社,未经东丽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80004615.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油水分离器
- 下一篇:一种带除泡网的气‑液‑泡沫旋流分离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