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可穿戴显示设备及无人机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680004729.3 | 申请日: | 2016-09-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7466373B | 公开(公告)日: | 2019-11-05 |
发明(设计)人: | 洪小平;黄淮;刘怀宇;蒋梦瑶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大疆创新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2B27/01 | 分类号: | G02B27/01;G02B27/00 |
代理公司: | 中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021 | 代理人: | 张成新 |
地址: | 518057 广东省深圳市南山区高***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穿戴 显示 设备 无人机 系统 | ||
一种可穿戴显示设备,其包括:第一屏幕、与第一屏幕呈一定角度的第二屏幕、设置在第一屏幕与第二屏幕之间的光学元件、第一目镜与第二目镜,所述光学元件能够对第一屏幕或第二屏幕发出的光线部分反射、部分透射,所述第一目镜用于观看第一屏幕的图像,所述第二目镜用于观看第二屏幕的图像,所述光学元件的表面设有增透膜,所述增透膜的厚度随着第一屏幕或者第二屏幕出射的光线与所述光学元件之间形成的入射角的变化而变化,以消除光学元件对光线的多次反射或者透射造成的重影。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虚拟现实技术,尤其涉及一种可穿戴显示设备及无人机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的发展,越来越多的眼镜或头盔产品在影音播放,视频游戏以及无人机第一视角飞行等领域大量涌现,这些产品从原理与用户体验上大概分为虚拟现实与增强现实两大类。虚拟现实,具体含义是:综合利用计算机图形系统和各种现实及控制等接口设备,在计算机上生成的、可交互的三维环境中提供沉浸感觉的技术,代表产品有Oculus的Rift和Sony的Morpheus。增强现实,是在虚拟现实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新技术,是通过计算机系统提供的信息增加用户对现实世界感知的技术,并将计算机生成的虚拟物体、场景或系统提示信息叠加到真实场景中,从而实现对现实的“增强”,代表产品有谷歌眼镜和微软的Hololens。
目前一种虚拟现实眼镜方案为:包括互呈一定角度设置的上屏幕与右屏幕,及在上屏幕与右屏幕之间设置一个半透半反的光学元件,上屏幕的光线通过光学元件的反射进入左眼,右屏幕的光线经过分光元件的透射到达右眼,但是由于半透半反的光学元件具有一定的厚度,导致入射光线进入光学元件时,光学元件的厚度造成同每一个入射光线在光学元件30中多次反射及透射。如说明书附图6所示,从上屏幕发出的入射光线A1入射至光学元件30中时左眼本应只看到反射光线C1的,却由于光学元件30具有一定的厚度,造成多次反射,导致观众观看到了反射光线C2,C3;从右屏幕发出的入射光线A1入射至光学元件30中右眼本应只看到透射光线B1的,却由于多次透射观看到了透射光线B2,且由于反射光线C1、C2、C3是先后反射进入左眼;及透射光线B 1、B2是先后透射进入右眼,如此,便导致左眼及右眼均会观看到影像残留现象。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能够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可穿戴显示设备及无人机系统。
一种可穿戴显示设备,其包括:第一屏幕、与第一屏幕呈一定角度的第二屏幕、设置在第一屏幕与第二屏幕之间的光学元件、第一目镜与第二目镜,所述光学元件能够对第一屏幕或第二屏幕发出的光线部分反射、部分透射,所述第一目镜用于观看第一屏幕的图像,所述第二目镜用于观看第二屏幕的图像,所述光学元件的表面设有增透膜,所述增透膜的厚度随着第一屏幕或者第二屏幕出射的光线与所述光学元件之间形成的入射角的变化而变化,以消除光学元件对光线的多次反射或者透射造成的重影。一种无人机系统,包括上述可穿戴显示设备及易用于以无人飞行器第一视角拍摄画面的摄像头,所述摄像头通信连接于所述可穿戴显示设备。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提供的可穿戴显示设备,通过在光学元件的其中一个表面镀设厚度变化的增透膜,所述增透膜的厚度是随着从第一屏幕或者第二屏幕发出的光线与所述光学元件之间形成的入射角的变化而变化,利用增透膜将入射至增透膜上、第一表面的反射光线相干涉抵消,使第一目镜仅接收反射光线,第二目镜接收透射光线,解决了所述可穿戴显示设备在穿戴时所造成的重影现象,使可穿戴显示设备在观看图像时图像更为真实、清楚。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的可穿戴显示设备的示意图。
图2是无人机系统的侧视图。
图3是第一屏幕发出的光线入射至图1所示的可穿戴显示设备包括的光学元件之后的光路图。
图4是第二屏幕发出的光线入射至图1所示的可穿戴显示设备包括的光学元件之后的光路图。
图5是本发明又一实施例提供的可穿戴显示设备的侧视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大疆创新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大疆创新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80004729.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格构式钢管束混凝土组合结构
- 下一篇:轻型墙体框架以及便于拆卸的轻型墙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