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框架板式模板元件有效
申请号: | 201680004910.4 | 申请日: | 2016-01-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7109852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18 |
发明(设计)人: | W·施奈德 | 申请(专利权)人: | PERI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G9/02 | 分类号: | E04G9/02 |
代理公司: |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专利商标事务所 11038 | 代理人: | 俄旨淳 |
地址: | 德国魏***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框架 板式 模板 元件 | ||
1.用于制造混凝土构件的框架板式模板元件(10),所述框架板式模板元件具有环绕的支承框(12)和固定在支承框(12)上的模壳(14),支承框(12)和模壳(14)组装成预装的单元,其特征在于,直接在所述支承框(12)上力锁合地固定支撑网(22),所述模壳(14)在背面贴靠在所述支撑网上并支撑在所述支撑网上,所述支撑网构造成面式的、板状的、带有结构元件的网格元件,在所述结构元件之间构成多个通口,并且支撑网(22)的厚度(DS)最大为支承框(12)的厚度(DT)的一半,环绕的支承框(12)具有型材元件(16),所述型材元件具有宽度(BP),所述支撑网(22)具有最大网孔尺寸(MW),其中,所述最大网孔尺寸(MW)小于型材元件(16)的宽度(BP),所述支撑网具有两个或更多个面区域,这些面区域在其最大网孔尺寸上彼此不同。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框架板式模板元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网(22)环绕地固定在支承框(12)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框架板式模板元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网(22)固定在支承框(12)的一些内壁部段(32)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框架板式模板元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网(22)形锁合地固定在支承框(12)上。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框架板式模板元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网(22)设置成夹紧地保持在模壳(14)和支承框(12)之间。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框架板式模板元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网(22)与支承框(12 )焊接、螺纹连接、铆接和/或粘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框架板式模板元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模壳(14)构造成不透光的。
8.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框架板式模板元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模壳(14)是不透水的。
9.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框架板式模板元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网(22)由钢、铝或由塑料制成。
10.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框架板式模板元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网(22)由交叉的结构元件(26)形成,这些结构元件材料锁合地相互连接。
11.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框架板式模板元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网(22)由金属板网构成。
12.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框架板式模板元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网(22)的结构元件(26)在其横截面上至少部分地朝向模壳(14)渐缩。
1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框架板式模板元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模壳(14)利用螺钉(38)固定在支撑网(22)上和固定在支承框(12)上,所述螺钉延伸穿过支撑网(22)。
14.用于制造位置固定的混凝土元件的模板(50),所述模板(50)具有多个并排设置的根据权利要求1至13之一所述的框架板式模板元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PERI有限公司,未经PERI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80004910.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