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线圈部件有效
申请号: | 201680005039.X | 申请日: | 2016-01-05 |
公开(公告)号: | CN107112111B | 公开(公告)日: | 2018-10-19 |
发明(设计)人: | 大坪喜人;酒井范夫 | 申请(专利权)人: | 株式会社村田制作所 |
主分类号: | H01F17/00 | 分类号: | H01F17/00;H01F17/06;H01F41/04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李洋;舒艳君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线圈 部件 | ||
1.一种线圈部件,其特征在于,
具备:
绝缘层,其埋设有环状的线圈铁芯;以及
线圈电极,其缠绕在所述线圈铁芯的周围,
所述线圈电极具备:
多个内侧导体,它们以一端向所述绝缘层的一个主面露出、且另一端向所述绝缘层的另一主面露出的状态,沿所述线圈铁芯的内周面排列;
多个外侧导体,它们以一端向所述绝缘层的一个主面露出、且另一端向所述绝缘层的另一主面露出的状态,与各所述内侧导体形成多对地沿所述线圈铁芯的外周面排列;
多个第一布线图案,它们设置于所述绝缘层的一个主面,将形成各对的所述内侧导体和所述外侧导体这两者的一端彼此连接;以及
多个第二布线图案,它们设置于所述绝缘层的另一主面,将所述外侧导体的另一端、以及与和该外侧导体形成对的所述内侧导体邻接的所述内侧导体的另一端分别连接,
各所述第一布线图案分别具有将所述外侧导体的所述一端和所述内侧导体的所述一端连接的第一布线部,且各所述第一布线图案中的至少一个还具有第一散热部,该第一散热部从该第一布线部向所述线圈铁芯的内周侧以及外周侧这两侧中的至少一侧延伸突出地形成,
具有所述第一散热部的所述第一布线图案形成为第一距离比第二距离长,所述第一距离为在俯视时从位于所述线圈铁芯的所述一侧的所述内侧导体或所述外侧导体到所述第一散热部侧的端部为止的距离,所述第二距离为在俯视时从该内侧导体或所述外侧导体到所述线圈铁芯为止的距离。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圈部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距离是所述第二距离的2倍以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线圈部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散热部从所述第一布线部向所述线圈铁芯的外周侧延伸突出地形成。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线圈部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散热部延伸突出地形成为沿所述一个主面的轮廓。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线圈部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散热部形成为到达所述绝缘层的所述一个主面的端缘。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线圈部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绝缘层的一个主面具有矩形形状,
在各所述第一布线图案中仅仅是配置在所述绝缘层的一个主面的四角附近的所述第一布线图案,具有所述第一散热部。
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线圈部件,其特征在于,
所有的所述第一布线图案均具有所述第一散热部。
8.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线圈部件,其特征在于,
各所述第二布线图案分别具有将所述外侧导体的所述另一端和所述内侧导体的所述另一端连接的第二布线部,且各所述第二布线图案中的至少一个还具有第二散热部,该第二散热部从该第二布线部向所述线圈铁芯的内周侧以及外周侧这两侧中的至少一侧延伸突出地形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式会社村田制作所,未经株式会社村田制作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80005039.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裁切角度调整装置
- 下一篇:槟榔带式输送切籽机上的出料拨籽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