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车轮位置检测装置以及具备该车轮位置检测装置的轮胎气压检测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680006976.7 | 申请日: | 2016-01-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7206855B | 公开(公告)日: | 2018-12-18 |
发明(设计)人: | 冈田则昭;福田昌纮 | 申请(专利权)人: | 株式会社电装 |
主分类号: | B60C23/04 | 分类号: | B60C23/04;B60C23/02;G01L17/00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舒艳君;李洋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车轮 位置 检测 装置 以及 具备 轮胎 气压 系统 | ||
本发明提供车轮位置检测装置。车轮位置检测装置具备分别设置于车轮并且对包含了固有的识别信息的帧进行发送的发送机(2);以及具有进行对从发送机发送来的识别信息中的作为登记的候补的候补识别信息进行选择,并且从该候补识别信息中确定与被设置于多个车轮的发送机对应的候补识别信息,将多个车轮与多个发送机的识别信息建立对应地存储的车轮位置检测的第2控制部(33)的接收机(3)。第2控制部(33)即使确定了候补识别信息中的车轮任一个的发送机的ID信息,也不立刻进行确定并登记,而是暂时进行预确定,在判定为其是更有可能时才进行确定并登记。
本申请是基于2015年1月28日申请的日本国专利申请2015-14546号的申请,在此参照其公开的内容并进行引用。
技术领域
本公开的技术涉及自动地检测对象车轮是被安装于车辆的哪个位置的车轮的车轮位置检测装置,适合用于直接式的轮胎气压检测系统。
背景技术
以往,作为轮胎气压检测系统(以下,称为TPMS:Tire Pressure MonitoringSystem:轮胎压力监测系统)之一存在直接式的系统。在该类型的TPMS中,在安装了轮胎的车轮侧,直接安装有具备压力传感器等传感器的发送机。另外,在车体侧具备天线以及接收机,若来自传感器的检测信号被从发送机发送,则经由天线被接收机接收该检测信号,进行轮胎气压的检测。
在这样的直接式的TPMS中,需要能够判别发送来的数据是否是本车辆的以及发送机被安装在哪个车轮。因此,在发送机发送的数据中分别赋予了用于对是本车辆还是其他车辆进行判别的ID信息以及用于对安装发送机的车轮进行判别的ID信息。
为了根据包含于发送数据的ID信息确定发送机的位置,需要将各发送机的ID信息与各车轮的位置进行关联并在接收机侧预先登记。例如,通过用条形码读出器读取被附加于发送机的条形码,经由条形码读出器进行ID登记的方法,进行本车辆的发送机的ID信息的登记。然而,在这样的方法中,条形码读出器是必须的,使用于对被安装于各车轮的发送机的条形码一个一个地进行读取的工时增加。
这样,在轮胎换位时、冬用轮胎交换等时,需要将发送机的ID信息和车轮的位置关系重新登记于接收机,用户无法自由地进行轮胎交换,因此被要求能够自动进行ID信息的登记作业的系统。因此,例如在专利文献1中,提出了能够自动地进行ID信息的登记作业的技术。
具体而言,在专利文献1所示的装置中,基于安装于车轮侧的发送机的加速度传感器的加速度检测信号对车轮成为规定的旋转位置(旋转角度)的情况进行检测,从车轮侧进行帧发送。而且,若用户进行登记指示操作,则通过车轮速度传感器对与车轮联动而旋转的齿轮的齿的通过进行检测,基于帧的接收定时的齿位置的偏差宽度,确定车轮位置。
此外,还具有基于在设为用于进行发送机的ID信息的登记的ID登记模式的状态下使用触发机从车体侧将规定电波向发送机侧发送,并且从发送机侧将与其同步的响应数据向接收机发送,确定车轮位置的方法。另外,还具有在发送机设置2轴加速度传感器,基于2轴加速度传感器的检测信号确定左右轮,并且基于在接收机侧进行来自各发送机的帧接收时的接收强度来确定前后轮,从而确定车轮位置的方法。并且,还存在在各车轮的附近配置天线,对天线进行帧接收时的接收电波的强度(RSSI)进行测定,将该值的大的作为天线的附近的车轮的ID信息进行登记的方法。
专利文献1:JP-5585595B
在实施上述的发送机的ID信息的自动登记时,基本上,将接收到的帧所包含的全部的ID信息作为成为登记的候补的ID信息(以下,称为候补ID)来处理,从其中选择本车辆的发送机的ID信息。因此,将候补ID存储于TPMS-ECU的存储器,从该候补ID中选择本车辆的发送机的ID信息,最终与车轮相关联地登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式会社电装,未经株式会社电装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80006976.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水源热泵单井回灌利用装置
- 下一篇:双通路蒸发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