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电池单池和电池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680007831.9 | 申请日: | 2016-01-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7210390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09 |
发明(设计)人: | H.赖因沙根;M.格拉赫;A.格拉泽 | 申请(专利权)人: | 罗伯特·博世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2/02 | 分类号: | H01M2/02;H01M2/26 |
代理公司: | 中国专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 72001 | 代理人: | 梁冰;邓雪萌 |
地址: | 德国斯***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池 系统 | ||
1.电池单池(2),包括:构造成棱柱形的、具有盖罩面(31)的单池壳体(3),在所述盖罩面(31)上布置了负端子(11)和正端子(12);以及至少一个布置在所述单池壳体(3)内部的电极绕组(10),所述电极绕组具有拥有阴极接触件(24)的阴极(14),并且具有拥有阳极接触件(26)的阳极(16),其特征在于,所述阴极接触件(24)和所述阳极接触件(26)并排地从所述电极绕组(10)朝所述单池壳体(3)的准确地一端面(35、36)延伸,并且所述端面(35、36)直角于所述盖罩面(31)地延伸,
其中所述单池壳体(3)构造为矩形,并且具有六个拥有三种不一样大的面积的面(31、32、33、34、35、36),其中两个具有一样大的面积的面(31、32、33、34、35、36)分别彼此对置,
其中所述阴极接触件(24)和所述阳极接触件(26)朝所述单池壳体(3)的第一端面(35)延伸,其中所述第一端面(35)和与所述第一端面(35)对置的第二端面(36)具有所述单池壳体(3)的面(31、32、33、34、35、36)的最小的面积,
其中所述盖罩面(31)和与所述盖罩面(31)对置的底面(32)具有所述单池壳体(3)的面(31、32、33、34、35、36)的中等大小的面积,
其中所述阴极接触件(24)或者所述阳极接触件(26)与收集器(51)进行电连接,所述收集器在所述电极绕组(10)与所述底面(32)之间延伸,以及在所述电极绕组(10)与所述第二端面(36)之间延伸,和/或
其中所述阴极接触件(24)或者所述阳极接触件(26)与在所述电极绕组(10)与正面(33、34)之间延伸的收集器(51)进行电连接,其中所述正面(33、34)具有所述单池壳体(3)的面(31、32、33、34、35、36)的最大的面积。
2.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单池(2),其特征在于,所述单池壳体(3)电绝缘地实施。
3.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单池(2),其特征在于,所述单池壳体(3)导电地实施。
4.按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池单池(2),其特征在于,所述阴极接触件(24)或者所述阳极接触件(26)与所述单池壳体(3)进行电连接。
5.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单池(2),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阴极接触件(24)与所述阳极接触件(26)之间设置了隔片(21),所述隔片朝所述单池壳体(3)的端面(35、36)延伸。
6.按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池单池(2),其特征在于,所述阴极(14)和阳极(16)在中间放置至少一个分隔件(18、19)的情况下被卷成所述电极绕组(10),并且所述隔片(21)通过所述至少一个分隔件(18、19)来构造。
7.电池系统,该电池系统包括至少一个按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电池单池(2)。
8.按权利要求1到6中任一项所述的电池单池(2)在纯电动车辆(EV)、混合动力车辆(HEV)中的应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罗伯特·博世有限公司,未经罗伯特·博世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80007831.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