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船舶的蒸发气体处理装置和处理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680008507.9 | 申请日: | 2016-01-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7848605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08 |
发明(设计)人: | 李元斗;尹虎炳;崔在雄 | 申请(专利权)人: | 三星重工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3B25/16 | 分类号: | B63B25/16;B63H21/38;F17C6/00;F17C9/00;F02M21/02;F02M25/08;F25J1/00 |
代理公司: | 上海汉声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36 | 代理人: | 郭国中 |
地址: | 韩国首尔市瑞草***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船舶 蒸发 气体 处理 装置 方法 | ||
1.一种船舶的蒸发气体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容纳液化气和蒸发气体的储存罐;
具备对所述储存罐的蒸发气体加压的压缩部的蒸发气体供给线;
将通过所述压缩部后加压的蒸发气体分离为含有第1浓度氮成分的第1气体流和含有浓度低于所述第1浓度的第2浓度氮成分的第2气体流的氮分离器;
将所述第1气体流供至第1消耗手段的第1燃气供给线;
接受所述第2气体流供给后进行再液化的再液化线;以及
测量并调节供至所述第1消耗手段的燃气发热量的发热量调节部,
所述发热量调节部包括:
测量供至所述第1消耗手段的燃气发热量的发热量测量仪及将通过所述压缩部加压的蒸发气体的一部分直接供至所述第1燃气供给线的发热量上升线。
2.根据权利要求 1所述的船舶的蒸发气体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氮分离器包括薄膜型过滤器。
3.根据权利要求 1或2所述的船舶的蒸发气体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再液化线包括将所述第2气体流与所述压缩部前端的蒸发气体进行热交换的热交换部;将通过所述热交换部进行了热交换的所述第2气体流减压的膨胀阀;将经所述膨胀阀减压后的所述第2气体流分离为气体成分和液体成分的气液分离器;将所述气液分离器分离出的第2气体流的液体成分供至储存罐的液化气回收线;所述气液分离器分离出的第2气体流的气体成分供至所述储存罐或所述蒸发气体供给线上的所述压缩部前端的蒸发气体循环线。
4.根据权利要求 3所述的船舶的蒸发气体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从所述压缩部的中间部分流出的,将通过所述压缩部加压的蒸发气体供至第2消耗手段或气体燃烧装置GCU(Gas Combustion Unit)的第2燃气供给线。
5.根据权利要求 1所述的船舶的蒸发气体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发热量调节部还包括使得沿所述第1燃气供给线供给的所述第1气体流的至少一部分在所述再液化线进行循环的发热量调节线。
6.根据权利要求 5所述的船舶的蒸发气体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发热量上升线及所述发热量调节线上分别设置有调节沿着所述发热量上升线及所述发热量调节线分别流动的所述经加压的蒸发气体及所述第1气体流的供给量的流量调节阀,
并根据所述发热量测量仪所测得的燃气的发热量信息来控制各个所述流量调节阀。
7.一种船舶的蒸发气体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将储存罐中容纳的蒸发气体供至蒸发气体消耗手段的蒸发气体供给线;
所述蒸发气体供给线具备的对所述蒸发气体加压的压缩部;
从所述蒸发气体供给线形成分支分流出的蒸发气体进行再液化的再液化线;
将所述再液化线和所述蒸发气体供给线进行热交换的热交换部;
以及所述再液化线具备的,将进入所述热交换部之前的蒸发气体进行膨胀处理的再液化膨胀部,所述再液化膨胀部被设置为将所述蒸发气体供给线上分流出的蒸发气体减压至50bar至160bar,且根据所述储存罐内蒸发气体的氮成分含量而使所述蒸发气体供给线分流出的蒸发气体的减压程度不同。
8.根据权利要求 7所述的船舶的蒸发气体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将通过所述热交换部的蒸发气体进行减压的膨胀阀,将通过所述膨胀阀后再液化的蒸发气体分离为气体成分和液体成分的气液分离器。
9.根据权利要求 8所述的船舶的蒸发气体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再液化线还包括:经所述气液分离器分离出的液体成分供至所述储存罐的液化气回收线以及所述气液分离器分离出的气体成分供至所述储存罐或所述蒸发气体供给线上的所述压缩部前端的蒸发气体循环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三星重工业有限公司,未经三星重工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80008507.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汽车前侧车架
- 下一篇:无人艇回收用连接装置及使用其的连接控制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