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具有快速放气阀的行车制动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680009310.7 | 申请日: | 2016-02-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7223100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19 |
发明(设计)人: | F·黑克尔;M·赫格斯;G·维德尔;J·朗克托;V·伯勒尔 | 申请(专利权)人: | 克诺尔商用车制动系统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T15/52 | 分类号: | B60T15/52 |
代理公司: | 永新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72002 | 代理人: | 侯鸣慧 |
地址: | 德国***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具有 快速 气阀 行车 制动 装置 | ||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车辆的行车制动装置,其包括具有至少一个活塞和/或膜片(28)的至少一个压缩空气操纵式行车制动缸(22),活塞和/或膜片一方面对压力室(24)限界另一方面对弹簧室(30)限界,为了使行车制动器压紧,压力室能以压缩空气被加载,为了使行车制动器释放,压力室能使压缩空气卸载,弹簧室接收使活塞和/或所述膜片(28)预紧到行车制动器的释放位置中的弹簧件(38),其中,压力室(24)具有压力接头(26),压力接头能通过制动管路(56)通气和放气。本发明设置一种由在制动管路(56)中占主导的压力所控制的快速放气阀(1),快速放气阀以其第一接头(2)衔接到制动管路(56)上、以其第二接头(4)衔接到行车制动缸(22)的压力接头(26)上并且以其第三接头(6)衔接到行车制动缸(22)的弹簧室(30)上,并且,快速放气阀由于在制动管路(56)中发生的压力降低使第二接头(4)与第三接头(6)连通。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根据用于车辆的行车制动装置,其包括具有至少一个活塞和/或膜片的至少一个压缩空气操纵式行车制动缸,所述活塞和/或膜片一方面对压力室限界并且另一方面对弹簧室限界,为了使行车制动器压紧,所述压力室能以压缩空气被加载,并且为了(使行车制动器)释放,所述压力室能卸载所述压缩空气,所述弹簧室接收使活塞和/或膜片预紧到行车制动器的释放位置中的弹簧件,其中,压力室具有压力接头,所述压力接头能通过制动管路通气和放气。
背景技术
这样的行车制动装置大多具有ABS调控装置。制动防滑调控装置(Anti-Blockier-System制动防抱死系统,ABS)的目标是,将在车轮上出现的制动打滑调控或者说限制为优化的打滑。优化的制动打滑量例如为12%。所述优化的制动打滑通过将相关车轮的车轮速度与中央参考速度相比较来确定。为此,从一个与相应制动要求相应的水平出发,ABS调控装置可使在制动缸中的制动压力降低(压力降低)、保持(压力保持)并且又提高到与制动要求相应的初始水平上(压力升高)。
在例如从DE 10 2013 000 275 A1已知的行车制动设备中,主动式气动行车制动缸以膜片和/或活塞设计的方式存在,所述行车制动缸又通过布置在制动管路中的ABS压力控制阀以压缩空气加载。在所有的通气过程或者放气过程中,压缩空气必须通过ABS压力控制阀被引导,这根据压力比例关系相对缓慢地进行。在电子式(制动压力)调控的制动系统(EBS)中,制动缸通过压力调控模块进行通气或者放气,所述压力调控模块也在制动防滑调控装置(ABS)的构架内控制制动管路中的制动压力。在此类的DE 10 2013 000 275 A1中,在前桥的行车制动阀和ABS压力控制阀之间布置有一个快速空气释放阀。这种快速空气释放阀对由驾驶员快速地释放制动踏板作出响应并且然后确保制动管路的快速放气。
在借助ABS调控装置进行完全制动的情况下,在压力降低时的压力下降梯度对调控品质并且由此也对制动距离起着重要的作用。在ABS调控干预的构架内压力降低时的期望值为伴随制动缸的快速卸压的、尽可能高的压力下降梯度。
发明内容
与之相对地,本发明的任务在于:这样拓展开篇所提到类型的行车制动设备,使得实现制动缸的尽可能快速的卸压。这种快速的卸压尤其要在ABS调控干预的情况下实现。
根据本发明,该任务通过本发明的特征解决。
本发明基于如下构思:由在制动管路中的压力所控制的快速放气阀,所述快速放气阀以其第一接头衔接到制动管路上、以其第二接头衔接到行车制动缸的压力接头上并且以其第三接头衔接到行车制动缸的弹簧室上,并且所述快速放气阀这样构造,使得其由于在制动管路中发生的压力降低使第一接头截断并且使第二接头与第三接头连通。
“在制动管路中发生的压力降低”应理解为压力相对于之前在那里的压力而言降低。因此,降低后的压力低于之前在制动管路中的压力。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克诺尔商用车制动系统有限公司,未经克诺尔商用车制动系统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80009310.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