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镍合金多孔体的制造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680010206.X | 申请日: | 2016-01-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7208294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7-30 |
发明(设计)人: | 奥野一树;东野孝浩;粟津知之;真岛正利;西村淳一;塚本贤吾;土田齐;齐藤英敏 | 申请(专利权)人: | 住友电气工业株式会社;富山住友电工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C25D1/08 | 分类号: | C25D1/08;B22F1/00;C22C1/08;C25D5/50 |
代理公司: | 北京瑞盟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00 | 代理人: | 刘昕 |
地址: | 日本国大阪府大阪***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镍合金 多孔 制造 方法 | ||
一种镍合金多孔体的制造方法,包括:将含有体积平均粒径为10μm以下的镍和添加金属的镍合金粉末的涂料涂布在具有三维网状结构的树脂形成体的骨架的表面上的步骤;对涂布了所述涂料的所述树脂形成体的所述骨架的表面镀镍的步骤;去除所述树脂形成体的步骤;以及通过热处理使所述添加金属扩散到镍中的步骤。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镍合金多孔体的制造方法,例如,该镍合金多孔体可用作电池集电体、过滤器、催化剂载体等,其在强度和韧性方面优异,且成本低、并可对应于宽范围的材质。
背景技术
以往,多孔金属体已经用于电池集电体、过滤器和催化剂载体等各种用途中。因此,作为多孔金属体的制造技术,可列举如下所述的诸多公知文献。
日本特开平07-150270号公报(专利文献1)提出了一种高强度的多孔金属体,其通过将包含属于元素周期表的第II至VI族的元素的氧化物、碳化物、氮化物等的强化用微粒的涂料,涂布在具有连通孔的三维网状树脂的骨架的表面上,进一步在该涂料的涂膜上形成Ni合金或Cu合金的金属镀层,然后,通过进行热处理将微粒分散在金属镀层中而得到。然而,由于强化用微粒分散在作为基层的金属镀层中,导致该多孔金属体的断裂强度高,从而断裂伸长率低,在弯曲、挤压等塑性变形加工时会比较弱、且会断裂,而成为课题。
日本特公昭38-17554号公报(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平09-017432 号公报(专利文献3)以及日本特开2001-226723号公报(专利文献4) 均提出了多孔金属体,其通过将由金属或金属氧化物粉末和树脂组成的浆料涂布或喷涂到三维网状树脂上,干燥后,进行烧结处理而获得。然而,通过烧结法制造的多孔金属体,由于烧结金属或金属氧化物的粉末使其相互之间形成骨架,所以即使粉末粒径减小,在骨架截面中仍会产生不少的空隙。结果,即使通过设计单一金属或合金种类获得具有断裂强度较高的多孔金属体,如上述那样,由于断裂伸长率低,在弯曲、挤压等塑性变形加工时会比较弱、且会断裂,而成为课题。
日本特开平08-013129号公报(专利文献5)和日本特开平 08-232003(专利文献6)均提出了通过扩散浸透法获得的多孔金属体,其中以具有导电性的三维网状树脂用作衬底,通过电镀法形成的Ni多孔体被埋在Cr或Al和NH4Cl的粉末中,并在Ar或H2气体氛围中进行热处理。然而,扩散浸透法的低生产性导致高成本,并且能够与Ni 多孔体形成合金的元素限于Cr和Al,这些都是课题。
日本特开2013-133504号公报(专利文献7)提出了一种多孔体的制造方法,其中,当对具有三维网状结构的树脂形成体的表面进行导电化处理时,在碳涂料中混合金属粉末进行涂布,然后将所希望的金属电镀,进行热处理,得到均质的合金多孔体。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平07-150270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公昭38-17554号公报
专利文献3:日本特开平09-017432号公报
专利文献4:日本特开2001-226723号公报
专利文献5:日本特开平08-013129号公报
专利文献6:日本特开平08-232003号公报
专利文献7:日本特开2013-133504号公报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课题
根据专利文献7中描述的方法,可以制备多孔金属体,其适合于电池集电体、过滤器、催化剂载体等,在强度和韧性方面优异,且低成本、并可对应于宽范围的材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住友电气工业株式会社;富山住友电工株式会社,未经住友电气工业株式会社;富山住友电工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80010206.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