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变速器布置有效
申请号: | 201680010777.3 | 申请日: | 2016-02-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7223188B | 公开(公告)日: | 2019-10-15 |
发明(设计)人: | B.平内坎普;M.斯费尔 | 申请(专利权)人: | 伦克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H3/44 | 分类号: | F16H3/44 |
代理公司: | 中国专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 72001 | 代理人: | 代易宁;李强 |
地址: | 德国奥*** | 国省代码: | 德国;DE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变速器 布置 | ||
本发明涉及变速器布置(10),其具有:可旋转地安装的第一传动侧轴(11),其与第一传动齿接部(13)配对;可旋转地安装的第二传动侧轴(12),其与第二传动齿接部(14)配对;可旋转地安装的输出侧轴(15),其与输出齿接部(16)配对;第一数目的第一行星轴(17),第一行星轴(17)中的每个与呈轴向偏移方式的第一行星齿接部(19)和第三行星齿接部(21)配对;和第二数目的第二行星轴(18),第二行星轴(18)中的每个与呈轴向偏移方式的第二行星齿接部(20)和第四行星齿接部(22)配对;其中,第一传动侧轴(11)和第二传动侧轴(12)相对于彼此共轴地延伸;第一行星轴(17)的第一行星齿接部(19)与第一传动齿接部(13)接合;第二行星轴(18)的第二行星齿接部(20)与第二传动齿接部(14)接合;并且第一行星轴(17)的第三行星齿接部(21)和第二行星轴(18)的第四行星齿接部(22)与输出齿接部(16)接合。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变速器布置。
背景技术
从DE 10 2012 013 83 A1获知如下的变速器布置,借助于该变速器布置提供在单个传动侧轴上的传动动力可沿着单个输出侧轴的方向传输。尤其,当传动动力提供在两个传动侧轴上时,不能利用从DE 10 2012 013 834 A1获知的变速器布置。存在对于如下变速器布置的需求,该变速器布置可沿着输出侧轴的方向传输从两个传动侧轴传出的传动动力。
发明内容
由此出发,本发明基于如下的目标:创造新类型的变速器布置。
根据本发明的第一方面,该目标通过如下所述的变速器布置被解决。相应地,所述变速器布置包含:可旋转地安装的第一传动侧轴,第一传动齿接部成型在该第一传动侧轴上;可旋转地安装的第二传动侧轴,第二传动齿接部成型在该第二传动侧轴上;可旋转地安装的输出侧轴,输出齿圈部成型在该输出侧轴上;第一数目的第一行星轴,其中,第一行星齿接部每个和轴向偏移的第三行星齿接部成型到第一行星轴中的每个上;第二数目的第二行星轴,其中,第二行星齿接部每个和轴向偏移的第四行星齿接部成型在第二行星轴中的每个上;其中,第一传动侧轴和第二传动侧轴彼此共轴延伸;其中,第一行星轴的第一行星齿接部与第一传动齿接部接合,第二行星轴的第二行星齿接部与第二传动齿接部接合;并且其中,第一行星轴的第三行星齿接部和第二行星轴的第四行星齿接部与输出齿接部接合。利用该变速器布置,从两个传动侧轴传出的传动动力可尤其有利地沿着共同的输出侧轴的方向传输。
根据按照本发明的第一方面的变速器布置的有利的进一步的改进方案,在不同的传动轴上预备的第一和第二传动齿接部与在不同的行星轴上预备的第一和第二行星齿接部各自形成为带有相反的螺旋角的螺旋齿接部。由于此,可有利地调节作用在传动齿接部上的力。
根据按照本发明的第一方面的变速器布置的另外的有利的进一步的改进方案,在各种情况下,第一行星轴的第一数目和第一行星轴的第二数目大于二;其中,沿周向方向看,第一行星齿接部和第二行星齿接部均等地分布,使得第二行星齿接部每个定位在每两个相邻的第一行星齿接部之间;并且其中,沿轴向方向看,就像第一传动齿接部和第二传动齿接部一样,第一行星齿接部和第二行星齿接部相对于彼此偏移。这种设计允许由两个传动侧轴提供的传动力矩沿共同的输出侧轴的方向的特别有利的传输。
根据本发明的第二方面,提出了如下所述的变速器布置。相应地,所述变速器布置包含:可旋转地安装的第一传动侧轴,第一传动齿接部成型到该第一传动侧轴上;可旋转地安装的第二传动侧轴,第二传动齿接部成型到该第二传动侧轴上;可旋转地安装的输出侧轴,输出齿接部成型到该输出侧轴上;行星轴,其中,第一行星齿接部每个、轴向偏移的第二行星齿接部和又轴向偏移的第三行星齿接部成型到行星轴中的每个上;其中,第一传动侧轴和第二传动侧轴彼此共轴延伸;并且其中,行星轴的第一行星齿接部与第一传动齿接部接合,行星轴的第二行星齿接部与第二传动齿接部接合,并且行星轴的第三行星齿接部与输出齿接部接合。利用该变速器布置,还可使提供在两个传动侧轴上的传动动力有利地沿共同的输出侧轴的方向传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伦克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伦克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80010777.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流体摩擦离合器
- 下一篇:用于发电设备的废气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