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从气流中分离颗粒的装置和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680011752.5 | 申请日: | 2016-02-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7257705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23 |
发明(设计)人: | 亚历克斯·费伯格;伯恩哈德·克拉德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汽车工业工程有限公司;机械工业第四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45/08 | 分类号: | B01D45/08;B05B14/43;B05B14/40 |
代理公司: | 北京嘉和天工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69 | 代理人: | 严慎;王维 |
地址: | 300113 ***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气流 分离 颗粒 装置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从气流中分离颗粒,特别是油漆颗粒的装置(1),其中包括分别具有多个分离元件的多个分离层(2),并且所述分离元件作为细长杆(31)彼此间隔布置,并且两个分离层(2)的杆体(31)相互交错布置,以便分离层(2)之间的气流转向,同时还配有脱漆装置。此外,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从气流中分离颗粒,特别是油漆颗粒的方法,其中所述颗粒在多个分离层(2)的多个分离元件上沉积。本发明还涉及一种用于从气流中分离颗粒,特别是油漆颗粒的装置(1),其中包括分别具有多个分离元件的多个分离层(2),并且所述分离元件设计为彼此间隔的闭合带(3),同时两个分离层(2)的皮带(3)相互交错布置,以便使得分离层(2)之间的气流转向。此外,本发明还涉及这种装置(1)的用途。此外,本发明还涉及一种用于从气流中分离颗粒,特别是油漆颗粒的方法,其中所述颗粒在多个分离层(2)的多个分离元件上沉积。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从气流中分离颗粒,特别是油漆颗粒的装置,其中包括分别具有多个分离元件的多个分离层。
此外,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从气流中分离颗粒,特别是油漆颗粒的方法,其中所述颗粒在多个分离层的多个分离元件上沉积。
本发明还涉及一种用于从气流中分离颗粒,特别是油漆颗粒的装置,其中包括分别具有多个分离元件的多个分离层。
此外,本发明还涉及所述装置的用途。
此外,本发明还涉及一种用于从气流中分离颗粒,特别是油漆颗粒的方法,其中所述颗粒在多个分离层的多个分离元件上沉积。
在多个技术领域中,空气或气流被不良的和/或有毒的颗粒污染,例如在车辆涂装时。
在进行车辆或车辆部件的涂装作业时,通常,油漆颗粒不会全部沉积于待涂装的部件上。因此,在完成涂装作业后,空气总是可能被有毒的油漆颗粒污染,这被称为“过喷”。在将气体排放到环境空气之前,必须去除其中的油漆颗粒。
根据现有技术水平,相应的装置用于从空气或气流中去除或分离油漆颗粒。这些装置通过化学过滤元件工作,因此可能很复杂和昂贵。此外,也可能借助分离介质,如水和/或石粉,从空气中分离出油漆颗粒,这也比较麻烦和复杂。此外,还可以使用过滤器装置来过滤空气中的油漆颗粒,其中包括多个U型元件。同时改变空气的流速,以便从空气中过滤出油漆颗粒并收集在U型元件中。然而,这类装置的缺点在于,要去除沉积在U型元件中的油漆颗粒非常费劲。
本发明的任务在于提供开头所述类型的装置,以便简单和高效地分离气流中的颗粒。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所述装置的一种用途。
另一个目的是提供开头所述类型的方法,并用于简单和高效地分离气流中的颗粒。
根据本发明,为解决上述任务所设计的上述类型的装置,其分离元件设计为细长杆,并且彼此间隔布置,并且两个分离层的杆相互交错布置,以便使得分离层之间的气流转向,同时还配有脱漆装置。
本发明的一个特殊优点在于,一方面,气流通过分离杆转向,使得通常比剩余气流的空气颗粒更重的颗粒沉淀在杆体上,另一方面,杆体通过脱漆装置高效地清洁。特别地,两个相邻分离层的杆体相互交错布置。根据本发明,可以布置任意多个分离层,优选至少有两个分离层,并且相互交错布置。此外,还可以分层式先后布置。优选地,所述杆体彼此平行和间隔地布置,并且任意两个杆体之间的间隙最好小于杆体本身的宽度。为了使颗粒尽可能均匀地沉积在所有杆体上最好采用相同的杆体。杆体之间的间隙确定了气流的流动方向,并且还影响其速度。通过本发明的装置,可以纯机械分离气流中的颗粒,特别是不使用化学添加剂。
另一个优点在于,用于分离颗粒的脱漆装置既不需要水也不需要分离介质或石粉,借助脱漆装置可以纯机械地去除沉积在杆体上的颗粒。借助脱漆装置去除的油漆或颗粒可以粉化,并且/或者回收用于生产低质量的油漆。所述颗粒可从装置中的剩余气流中分离和排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汽车工业工程有限公司;机械工业第四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中国汽车工业工程有限公司;机械工业第四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80011752.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