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生产复合制品的方法以及复合制品有效
申请号: | 201680012650.5 | 申请日: | 2016-01-04 |
公开(公告)号: | CN107405812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13 |
发明(设计)人: | C·舒尔茨;C·舒马赫;M·富克斯;M·哈恩 | 申请(专利权)人: | 雷恩哈德库兹基金两合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C45/14 | 分类号: | B29C45/14 |
代理公司: | 中国贸促会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11038 | 代理人: | 赵培训 |
地址: | 德国***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生产 复合 制品 方法 以及 | ||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生产复合制品(1)的方法以及一种复合制品(1)。由此,提供一种包括第一工具模制部分(11)以及第二工具模制部分(12)的工具模具(10),第一工具模制部分(11)和/或第二工具模制部分(12)具有填充通道。将至少两个嵌入元件(2,3)布置成使得所述至少两个嵌入元件(2,3)中的至少一个第一嵌入元件(2)至少在某些区域中抵靠第一工具模制部分(11)的内壁或者抵靠第二工具模制部分(12)的内壁,所述至少两个嵌入元件(2,3)中的所述至少一个第二嵌入元件(3)至少在某些区域中布置于所述至少一个第一嵌入元件(2)的、背离第一工具模制部分(11)的内壁的侧上或者所述至少一个第一嵌入元件(2)的、背离所述第二工具模制部分(12)的内壁的侧上。通过将第一工具模制部分(11)与所述第二工具部分(12)合并而封闭所述工具模具(10),以及通过所述填充通道填充填充介质(4),以使得所述至少两个嵌入元件(2,3)中的所述至少一个第二嵌入元件(3)被压在所述至少两个嵌入元件(2,3)中的所述至少一个第一嵌入元件(2)上以及使得所述至少两个嵌入元件(2,3)中的所述至少一个第一嵌入元件(2)与所述至少两个嵌入元件(2,3)中的所述至少一个第二嵌入元件(3)由此至少在某些区域中固定地连接。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生产复合制品的方法以及一种复合制品。
背景技术
塑料膜或者能从承载膜转换的清漆层被用于塑料部件的生产-集成表面装饰。例如在用于汽车内部部件(比如车门饰件、仪表板以及中央控制台饰件)的汽车制造业中、在用于电视机上的装饰性饰件的消费类电子产品行业中或者在用于便携式设备(比如移动电话)的壳体的电信领域中使用按这种方式装饰的塑料部件。在塑料部件的表面装饰的情况下,当使用IMD技术(IMD=In-Mold decoration,模内装饰技术)或者IML技术(IML=In-Mold Labeling,膜内镶件注塑)时,将塑料膜嵌入至工具模具中并且接着用填充介质反向注塑模制,所述填充介质最初为自由流动的。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现在是简要说明一种用于复合制品的改进的生产方法以及提供一种相对应地改进的复合制品。
通过一种用于生产复合制品的方法实现此目的,所述方法具有以下步骤:a)提供一种包括第一工具模制部分以及第二工具模制部分的工具模具,其中所述第一工具模制部分和/或所述第二工具模制部分具有至少一个填充通道;b)将至少两个嵌入元件布置成使得所述至少两个嵌入元件中的至少一个第一嵌入元件至少在某些区域中抵靠所述第一工具模制部分的内壁或者抵靠所述第二工具模制部分的内壁,以及所述至少两个嵌入元件中的所述至少一个第二嵌入元件至少在某些区域中布置于所述至少一个第一嵌入元件的、背离所述第一工具模制部分的内壁的侧上或者所述至少一个第一嵌入元件的、背离所述第二工具模制部分的内壁的侧上;c)通过将所述第一工具模制部分与所述第二工具模制部分合并而封闭所述工具模具;以及d)通过所述填充通道填充填充介质,以使得所述至少两个嵌入元件中的所述至少一个第二嵌入元件被压在所述至少两个嵌入元件中的所述至少一个第一嵌入元件上,以及,使得所述至少两个嵌入元件中的所述至少一个第一嵌入元件与所述至少两个嵌入元件中的所述至少一个第二嵌入元件由此至少在某些区域中固定地连接。此外通过依据本申请所限定的技术方案所生产的复合制品实现此目的,其中所述复合制品包括由填充介质所构成的主体以及至少两个嵌入元件,其中所述至少两个嵌入元件中的至少一个第一嵌入元件与所述至少两个嵌入元件中的至少一个第二嵌入元件被布置成使得所述至少两个嵌入元件中的所述至少一个第二嵌入元件布置于所述至少两个嵌入元件中的所述至少一个第一嵌入元件与所述主体之间,以及所述至少两个嵌入元件中的所述第一嵌入元件与所述至少两个嵌入元件中的所述第二嵌入元件至少在某些区域中固定地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雷恩哈德库兹基金两合公司,未经雷恩哈德库兹基金两合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80012650.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