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生物体用电极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680012887.3 | 申请日: | 2016-03-03 |
公开(公告)号: | CN107405097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02 |
发明(设计)人: | 森田崇;篠原启彰 | 申请(专利权)人: | 拓自达电线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A61B5/259 | 分类号: | A61B5/259;A61B5/263;A61B5/266;A61B5/268;A61B5/265;A61B5/28;A61B5/27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李洋;舒艳君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生物 体用 电极 装置 | ||
本发明的生物体用电极装置,构成为包括:粘贴于人体并取得生物体信号的电极部(10)、和将生物体信号从电极部(10)向外部导出的导线部(20)。电极部(10)除了与生物体接触的部分(13)以外,正反面整个区域用无纺布(30)覆盖,导线部(20)除了向外部的导出端部分(14)以外,正反面整个区域也用无纺布覆盖,电极部(10)和导线部(20)的正反面的无纺布(30),除了与生物体接触的部分(13)以及向外部的导出端部分(14)以外,其整周周围接合,从而电极部(10)的电极(11)和导线部(20)的薄膜状导线(21)不露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获得心电图等的生命传感器等用于取得生物体信号的生物体电极装置。
背景技术
人类等生物体所产生的生物电,通过心脏、脑、肌肉等的活动而衍生,该衍生出的生物电所产生的微弱电压通过紧贴于生物体的皮肤的生物体电极装置来取得。该取得是健康检查时的心电图等暂时的、或手术时、保健等健康管理的长时间的,并根据该取得数据来诊断心脏等的状态。
该生物体电极装置通常构成为具有:电极部,其粘贴于生物体并取得生物体信号;导线部,其将所述生物体信号从所述电极部向外部导出(参见下述专利文献1、2)。
在该生物体电极装置中,为了成为对皮肤的触觉更加自然,触感良好的装置,而提出有将上述电极部除了与生物体接触的部分以外,用无纺布覆盖正反面整个区域,并且上述导线部除了向外部导出的导出端部分以外,也用无纺布覆盖正反面整个区域的装置(参见专利文献2,第0021~0022段,图1、图3)。
专利文献1:日本实公平05-36402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14-200559号公报
用无纺布覆盖了上述电极部以及导线部的正反面的生物体电极装置,通过在膜上形成多个生物体电极部和导线部的图案,并对该各生物体电极部和导线部进行冲裁来制造(参见专利文献2,0025段,图4~图7)。
因此,在电极部和导线部的冲裁端面露出导电电极、导电导线,若该露出导电部分接触到皮肤等,则检测信号变得不稳定而产生误差,并且会给生物体(人)带来不舒适感。
另外,导线部也有为1m以上的情况,因此有可能受到外部噪声的影响。若受到外部噪声的影响,则检测精度产生误差。
发明内容
本发明在以上的实际情况下,以消除上述导电部分露出为第一课题,以消除外部噪声的影响为第二课题。
为了实现上述第一课题,本发明的上述电极部和导线部的正反面的无纺布除了与生物体接触的部分和向外部的导出端部分以外,其整周周围接合。若为该结构,则上述电极部的电极和导线部的薄膜状导线不露出。因此消除上述露出导电部分与皮肤等接触使检测信号不稳定而产生误差的情况,另外也不会给人等生物体带来不舒适感。
另外,为了实现第二课题,本发明在导线部的整个周面经由绝缘层而在导线的周围设置屏蔽层,从而遮挡来自外部的噪声。屏蔽层也能够设置于电极部。在该情况下,当然是除了与生物体接触的部分以外。
作为实现上述第一课题的本发明的结构,能够采用以下结构,即:一种生物体用电极装置具有:电极部,其粘贴于生物体并取得生物体信号;以及导线部,其将所述生物体信号从所述电极部向外部导出,所述电极部的电极的正反面整个区域由与生物体接触的一侧的设置有电极开口部的无纺布和与该无纺布对置的无纺布覆盖,所述导线部除了向外部的导出端部分以外,正反面整个区域也用无纺布覆盖,所述电极部和所述导线部的正反面的无纺布除了所述电极开口部和向外部的导出端部分以外,经由粘接层而在设置于其整周周围的接合部接合。
在该结构中,只要遍布所述导线部的全长设置经由绝缘层覆盖其导线整周的屏蔽层,所述无纺布覆盖该屏蔽层的整个区域,该无纺布经由粘接层而在所述接合部接合,则该屏蔽层也不从正反面的无纺布露出,从而能够实现上述第二课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拓自达电线株式会社,未经拓自达电线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80012887.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