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电阻点焊方法及焊接接头有效
申请号: | 201680013278.X | 申请日: | 2016-03-03 |
公开(公告)号: | CN107427953B | 公开(公告)日: | 2019-10-08 |
发明(设计)人: | 谷口公一;冲田泰明;池田伦正 | 申请(专利权)人: | 杰富意钢铁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B23K11/11 | 分类号: | B23K11/11;B23K11/16 |
代理公司: | 中原信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19 | 代理人: | 赵晶;高培培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阻 点焊 方法 焊接 接头 | ||
提供一种能够抑制喷溅的发生并形成大的熔核(6)的电阻点焊方法。本发明的电阻点焊方法是将两张以上的钢板(1、2)重叠而进行电阻点焊的方法,通电开始后的加压力(F)相对于初期加压力(Fi),在从通电开始起的经过时间为20ms以上且80ms以下之间成为加压力Fh(1)(1.03×Fi≤Fh(1)≤1.15×Fi)后,进行20ms以上且60ms以下的通电的停止,然后,在加压力F成为加压力Fc(1)(1.01×Fi≤Fc(1)≤0.99×Fh(1))之后,再次开始通电。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作为搭接电阻焊接法的一种的电阻点焊方法及由此制造的焊接接头。
背景技术
近年来,为了实现车身的可靠性提高和以燃油经济性改善为目的的车身重量的减轻,钢板的高强度化不断进展。通过高强度钢板的采用,与现有钢相比,即便薄壁化、轻量化也能得到同等程度的车身刚性。然而,也指出了若干的课题。其中之一是焊接部强度下降的情况。
电阻点焊如图1所示,利用上下一对电极(下方的电极4和上方的电极5)将重叠的2张以上的钢板(在此为下方的钢板1和上方的钢板2的2张钢板组)的板组3夹持,一边加压一边通电,由此使钢板1、2的接触部熔融,形成所需尺寸的熔核6,得到焊接接头。
这样得到的接头的品质通过熔核直径的大小、或者剪切拉伸强度(接头的沿剪切方向进行了拉伸试验时的强度)或十字拉伸强度(接头的沿剥离方向进行了拉伸试验时的强度)、疲劳强度的大小等来评价。尤其是伴随着高强度化而钢板中的C量处于增加的倾向。另一方面,在C量多的高强度钢板中,已知十字拉伸强度下降的情况。
作为在使用了高强度钢板的情况下用于确保十字拉伸强度的方法,从焊接法的观点出发,可考虑熔核直径的扩大。然而,通常为了增大熔核而需要提高电流,此时发生喷溅的可能性变高。在发生喷溅的情况下,熔核反而缩小,成为接头强度的下降要因。
尤其是在汽车用钢板的表面,以防锈为目的,进行以锌为主成分的镀锌处理。已知在钢板具有这样的镀锌层的情况下,在汽车组装时向汽车适用电阻点焊之际,容易发生喷溅,因此难以确保大的熔核。
作为现有技术,专利文献1公开了在3张重叠的钢板中形成熔核的方法。根据该方法,公开了如下情况:在进行了一级的焊接之后,使第二级以后的焊接为通电/停止的脉动状,由此,在薄板/厚板/厚板这样的三张重叠的板组中也能够形成充分的熔核直径。
另外,在专利文献2中公开了如下的情况:在表面上焊接具有以原子数比计而含有50%以上且80%以下的Fe的合金化镀铝层的钢板时,在上行斜率通电后,利用板厚来规定以一定的电流维持的时间,由此能够形成稳定的熔核。
此外,在专利文献3中记载了如下情况:在锌系镀敷钢板中通过限定预备性的通电与熔核形成的时间比,能够确保一定的大小的熔核。
在专利文献4中公开了如下情况:在锌系镀敷钢板中,进行了预备性的通电之后,以比该电流值高的电流值反复进行冷却/通电,由此能够确保一定的大小的熔核。
在先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第4728926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11-167742号公报
专利文献3:日本专利第3849539号公报
专利文献4:日本专利第3922263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课题
然而,在实际的汽车组装中的焊接现场,存在意外的板隙等施工干扰,会给熔核的形成造成影响。在专利文献1~4记载的方法中,在施工干扰存在的情况下,存在难以确保稳定的熔核直径这样的课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杰富意钢铁株式会社,未经杰富意钢铁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80013278.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