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晶体振子有效
申请号: | 201680013318.0 | 申请日: | 2016-03-03 |
公开(公告)号: | CN107408935B | 公开(公告)日: | 2018-11-09 |
发明(设计)人: | 能登和幸;开田弘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株式会社村田制作所 |
主分类号: | H03H9/19 | 分类号: | H03H9/19;H01L23/02;H01L23/04;H01L23/08;H03H9/02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舒艳君;李洋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晶体 | ||
晶体振子(1)具备:晶体振动元件(100),其包含晶体坯(110)、包围晶体坯(110)的外周的框体(120)以及连结框体(120)与晶体坯(110)的连结部件(111a、111b);盖部件(200);以及基座部件(300),多个外部电极(322、324、326、328)中第一以及第二外部电极(324、328)的至少一个在连结有连结部件(111a、111b)的一侧,形成在框体(120)、盖部件(200)以及基座部件(300)各自的端面,并且,机械品质因数Qm比上述框体小。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晶体振子。
背景技术
对振荡装置、带通滤波器等所使用的基准信号的信号源广泛地使用以厚度切变振动为主振动的晶体振子。另外,如专利文献1所公开的那样,作为晶体振子的一方式,已知有在由AT切晶体材料构成的压电基板的表里主面分别通过密封材料接合盖部以及基座部,设置于基座部的外部电极经由形成在基座部的四角的雉堞的贯通电极与压电基板的引出电极电连接的构成。
然而,根据这样的构成,有从压电基板经由密封材料向盖部以及基座部的上下的基材漏出的励振振动被各基材的端面(外周侧面)反射,由于这样的反射波的影响而导致压电基板的特性劣化的情况。即在以往的构成中有通过无用振动的产生而损害晶体振子的品质的情况。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2-90081号公报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鉴于这样的情况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通过降低无用振动实现晶体振子的品质的提高。
本发明所涉及的晶体振子具备:晶体振动元件,其包含在第一面和第二面分别设置有第一激振电极和第二激振电极的晶体坯、包围晶体坯的外周的框体、以及连结框体和晶体坯的连结部件;盖部件,其与晶体坯的第一面对置地配置,并与框体的整周接合;以及基座部件,其与晶体坯的第二面对置地配置,并与框体的整周接合,基座部件在与晶体振动元件对置的面相反侧的面具有能够与外部电连接的多个外部电极,多个外部电极具有与第一激振电极电连接的第一外部电极、和与第二激振电极电连接的第二外部电极,盖部件以及基座部件分别由晶体或者玻璃形成,第一外部电极以及第二外部电极的至少一个在设置有连结部件的一侧,形成在框体、盖部件以及基座部件各自的端面,并且机械品质因数Qm比框体小。
根据上述构成,在设置有连结部件的一侧,在框体、盖部件以及基座部件各自的端面形成外部电极,并且该外部电极的机械品质因数Qm比框体小。由此从晶体振动元件漏出的振动中的、从盖部件以及基座部件的端部向外部电极传播的振动能量在外部电极内被消耗,能够使通过外部电极而衰减的反射波反射。因此,能够使这样的反射波的影响缓和或者分散,能够抑制晶体振动元件的特性劣化,能够实现晶体振子的品质的提高。
在上述晶体振子中,第一外部电极以及第二外部电极的至少一个可以形成至盖部件的端面的上侧边缘。
在上述晶体振子中,第一外部电极以及第二外部电极的至少一个可以经由盖部件的端面形成在盖部件的与晶体振动元件对置的面相反的面。
在上述晶体振子中,在框体可以设置有与第一激振电极或者第二激振电极电连接,并且与框体的外边缘相接的连接电极,第一外部电极以及第二外部电极的至少一个在框体、盖部件以及基座部件各自的端面侧与连接电极连接。
在上述晶体振子中,框体、盖部件以及基座部件可以均具有俯视时大致矩形的外形形状。
在上述晶体振子中,框体、盖部件以及基座部件的各端面可以至少在设置有连结部件的一侧位于同一水平面,第一外部电极以及第二外部电极的至少一个被设置为覆盖位于同一平面的各端面。
在上述晶体振子中,第一外部电极以及第二外部电极的至少一个可以在框体的各边中的与设置有连结部件的侧邻接的两边的各侧,形成在框体、盖部件以及基座部件各自的端面。
在上述晶体振子中,盖部件以及基座部件可以为平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式会社村田制作所,未经株式会社村田制作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8001331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谐振器
- 下一篇:弹性波装置及其制造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