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加湿装置、车辆用空调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680016174.4 | 申请日: | 2016-02-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7405986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8-20 |
发明(设计)人: | 伊藤功治;中村隆仁;榊原大介;加藤慎也;山冈润 | 申请(专利权)人: | 株式会社电装 |
主分类号: | B60H3/02 | 分类号: | B60H3/02;F24F3/14 |
代理公司: | 上海华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300 | 代理人: | 肖华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加湿 装置 车辆 空调 | ||
一种加湿装置(50),具备吸附器(60),该吸附器(60)具有吸附水分且使水分脱离的吸附材料(61);吸附壳体(51),该吸附壳体(51)构成收容吸附器(60)的收容空间(541);第一导入部(521),该第一导入部(521)将由冷却部(13)冷却后的冷却空气导入至吸附壳体(51);第二导入部(531),该第二导入部(531)将由加热部(14)加热后的加热空气导入至吸附壳体(51);以及加湿侧导出部(571),该加湿侧导出部(571)将通过在吸附壳体(51)内脱离的水分而被加湿的加湿空气向车室内导出。并且,第一导入部(521)与空调壳体(11)中的冷却部(13)的空气流下游侧且空调壳体(11)中的上面部(11b)和侧面部(11c)中的一方连接。
相关申请的相互参照
本申请基于2015年3月19日申请的日本申请编号2015-56256号,并将其记载内容引用至本申请。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应用于空调单元的加湿装置以及具备空调单元和加湿装置的车辆用空调装置。
背景技术
以往,对于车辆用的空调单元,已知一种设置对车室内进行加湿的加湿器的结构(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在该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一种空调单元,在将温度调节后的空气向车室内引导的管道内配置使水气化的透湿性管,通过将积存于箱内的水供给至透湿性管,而对向车室内吹出的空气进行加湿。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5-282992号公报
然而,专利文献1所公开的技术中,伴随着车室内的加湿,由于将水供给至透湿性管的箱内的水依次减少,因此需要向箱补给水。
但是,在移动体即车辆中,向箱补给的水有限,若不能充分地确保箱内的水以及向箱补给的水,则不能高效地进行车室内的加湿。
相对于此,本发明人对如下那样的结构进行研究:将由设于空调单元的蒸发器等冷却部冷却后的冷却空气所包含的水分吸附于吸附材料,且将通过吸附于吸附材料的水分而被加湿的加湿空气向车室内吹出。
然而,如仅设为将由设于空调单元的冷却部冷却后的冷却空气向吸附材料引导的结构,则存在冷却空气和在冷却部产生的冷凝水一起被导入的可能性。在冷凝水中包含有杂菌等杂质,若该冷凝水吸附于吸附材料,则在吸附材料产生霉,吸附材料自身成为恶臭的产生源,因此并不优选。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加湿装置以及车辆用空调装置,能够利用由空调单元的冷却部冷却后的冷却空气所包含的水分来进行车室内的加湿,并且能够抑制在冷却部产生的冷凝水向吸附材料的润湿。
本发明人着眼于在空调单元的冷却部产生的冷凝水通过自重而容易向空调壳体的底面部侧流动这点而提出本发明。
在本发明的一个观点中,加湿装置应用于空调单元,该空调单元在构成向车室内吹送的送风空气的通风路的空调壳体的内部收容有冷却部以及加热部,其中,冷却部对送风空气进行冷却,加热部对送风空气进行加热。
加湿装置具备:
吸附器,该吸附器具有吸附水分且使水分脱离的吸附材料;
吸附壳体,该吸附壳体构成收容吸附器的收容空间;
第一导入部,该第一导入部将由冷却部冷却后的冷却空气作为使水分吸附于吸附材料的空气导入至吸附壳体;
第二导入部,该第二导入部将由加热部加热后的加热空气作为使吸附于吸附材料的水分脱离的空气导入至吸附壳体;以及
加湿侧导出部,该加湿侧导出部将通过在吸附壳体内脱离的水分而被加湿的加湿空气向车室内导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式会社电装,未经株式会社电装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80016174.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