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接着剂组合物、层叠体、蓄电装置用包装材、蓄电装置用容器及蓄电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680017172.7 | 申请日: | 2016-03-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7429133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7-02 |
发明(设计)人: | 中里睦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洋油墨SC控股株式会社;东洋莫顿株式会社;东洋科美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C09J123/26 | 分类号: | C09J123/26;B32B15/085;B32B15/092;B32B27/00;B65D65/40;C09J7/29;C09J7/30;C09J163/00;H01M2/02 |
代理公司: | 北京同立钧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05 | 代理人: | 彭雪瑞;臧建明 |
地址: | 日本东京中***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接着 组合 层叠 装置 包装 容器 | ||
本发明提供一种可形成如下层叠体的接着剂组合物及较以往而言耐电解质溶液性优异的层叠体、蓄电装置用包装材、蓄电装置用容器及蓄电装置。所述层叠体在40℃下老化3天左右时,即便在85℃的电解质溶液中浸渍两周以上,也能够以高水平维持接着强度。本发明的接着剂组合物用以经由接着剂层来层叠金属箔层与热封层,且所述接着剂组合物的特征在于含有:具有羧基或酸酐基的聚烯烃树脂A、以及通过不饱和脂肪酸的聚合物B1与具有两个以上的环氧基的化合物B2的反应而获得的环氧化合物B。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接着剂组合物。另外,本发明涉及一种使用所述接着剂组合物来层叠金属箔层与热封层而成的层叠体及蓄电装置用包装材。进而本发明涉及一种以所述热封层成为内表面的方式对所述蓄电装置用包装材进行加工而成的蓄电装置用容器及使用所述蓄电装置用容器而成的蓄电装置。
背景技术
二次电池是代表性的蓄电装置。由于移动电话、便携式个人计算机等电子设备的急速成长,轻量且小型的锂离子电池等二次电池的需要不断增大。作为二次电池的外装体,以往一直使用金属制罐,就轻量化或生产性的观点而言,层叠有塑料膜或金属箔等的包装材逐渐成为主流。
作为最简易的包装材,可列举如图1那样的自外层侧依次包含树脂膜层11、金属箔层12、接着剂层13及热封层14的层叠体。如图2所示那样,蓄电装置用容器是以树脂膜层11构成凸面、热封层14构成凹面的方式,对所述包装材进行成型(冲压成型(deep drawingforming)加工、延伸扩展成型(stretch expand forming)加工等)而成的容器。而且,在蓄电装置用容器的凹面侧封入电极或电解质溶液等而进行密封,由此制造电池。
另外,电容器也是蓄电装置的一种,其中锂离子电容器是在今后市场中有望成长的领域。
专利文献1中揭示了一种在以水性乳胶和/或水溶性高分子水溶液为主体成分的水溶液中调配具有环氧基的化合物及至少在其分子中具有两个以上的异氰酸酯基的化合物或其聚合物而成的接着剂组合物。另外,专利文献2中揭示了一种以特定比例含有A具有选自由酸酐基、羧基及羧酸金属盐所组成的群组中的至少一种官能基的聚烯烃树脂、及B具有两个以上的环氧基且分子量为3000以下的环氧化植物油的接着性树脂组合物。
专利文献3中揭示了一种具有以特定的比例含有酸改性聚丙烯树脂及交联剂的接着层的电池用外装体,所述酸改性聚丙烯树脂含有70质量%以上的丙烯成分且含有0.1质量%~10质量%的酸成分,所述交联剂包含噁唑啉化合物及环氧化合物中的至少一者。
专利文献4中揭示了一种含有酸改性聚烯烃树脂A、及一分子中具有两个以上的环氧基且一分子中具有10个以上的羟基的环氧树脂系化合物B的接着性树脂组合物。
专利文献5中揭示了一种含有具有羟基和/或酸基的聚烯烃树脂A、磷酸改性化合物B、及环氧当量为160~1000的环氧树脂C的层压用接着剂组合物(参照请求项4、请求项9)。而且揭示了对二次电池用层叠体的应用。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特开昭55-005937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专利第3184725号公报
专利文献3:日本专利特开2012-216364号公报
专利文献4:日本专利特开2013-91702号公报
专利文献5:国际公开第2014/050686号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问题
蓄电装置用包装材中,对于用以将金属箔层与热封层贴合的接着剂层主要要求以下的性能。
(1)金属箔层与热封层的接着强度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洋油墨SC控股株式会社;东洋莫顿株式会社;东洋科美株式会社,未经东洋油墨SC控股株式会社;东洋莫顿株式会社;东洋科美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80017172.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