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携带基孔肯亚相关肽的纳米胶囊在审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680017506.0 申请日: 2016-01-29
公开(公告)号: CN107405393A 公开(公告)日: 2017-11-28
发明(设计)人: 伍芳葆;甘曜荣;李苇玲;林福满;黄霭莉;于康;苏成迅 申请(专利权)人: 新加坡科技研究局;南洋理工大学
主分类号: A61K39/12 分类号: A61K39/12;C07K14/18;C07K19/00;A61K9/51
代理公司: 北京派特恩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270 代理人: 景鹏,姚开丽
地址: 新加坡*** 国省代码: 暂无信息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携带 基孔肯亚 相关 纳米 胶囊
【说明书】:

相关申请的交叉引用

本申请要求2015年1月29日提交的新加坡临时申请号10201500725U的优先权的权益,该新加坡临时申请的内容出于所有目的在此以引用方式整体并入。

技术领域

发明大体上涉及纳米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本发明涉及用于肽递送的纳米胶囊。

背景技术

基孔肯亚病毒(CHIKV)是一种人类病原体,并且是非洲、印度和东南亚部分地区蚊媒性关节痛的主要原因之一。同一名称基孔肯亚疾病是由携带基孔肯亚病毒(CHIKV)的伊蚊属蚊子传播的。由于基孔肯亚症状与登革热非常相似,因此经常被误诊。在2006年,印度报道了共数1,390,322的疑似基孔肯亚热病例。该疾病在新加坡直到2008年才为人所知,当时新加坡经历了其连续第一波的基孔肯亚热病。根据新加坡卫生部和海峡时报,过去五年的感染总数约为1500人。没有具体的治疗或任何经过许可的疫苗来预防基孔肯亚,这种疾病仍然是公共健康的威胁。

因此,需要开发针对基孔肯亚病毒引起的疾病的有效疫苗。

发明内容

在一个方面,本发明涉及包含病毒蛋白质或其片段的组合物,其中所述病毒蛋白质或其片段被包封在纳米胶囊内,并且其中所述病毒蛋白质或其片段选自披膜病毒科(Togaviridae)的病毒。

在一个方面,本发明涉及诱发受试者中的免疫应答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向所述受试者施用如本文所述的组合物。

在另一方面,本发明涉及用于预防由选自由以下组成的组的病原引起的感染的疫苗:基孔肯亚病毒、奥-奈氏病毒、塞姆利基森林病毒、辛德毕斯病毒、奥拉病毒、巴班肯病毒、巴马森林病毒、贝巴鲁病毒、博吉河病毒、卡巴斯欧病毒、东方马脑脊髓炎病毒、沼泽病毒、摩根堡病毒、盖塔病毒、高地J病毒、Kyzykagach病毒、马亚罗病毒、米德尔堡病毒、莫斯达斯佩德拉斯病毒、穆坎博病毒、恩杜茂病毒、奥克尔布病毒、帕拉马纳病毒、皮克孙纳甲病毒、里奥内格罗病毒、图那特病毒、特罗卡拉病毒、鹭山病毒、睡眠病病毒、鲑鱼胰腺病病毒、南方象海豹病毒、乌纳病毒、委内瑞拉马脑脊髓炎病毒、西马脑脊髓炎病毒、沃达罗河病毒和罗斯河病毒基孔肯亚病毒、奥-奈氏病毒、塞姆利基森林病毒、辛德毕斯病毒和罗斯河病毒,所述疫苗包含如本文所述的组合物。

在再一方面,本发明涉及预防或改善由选自由以下组成的组的病原引起的感染的方法:基孔肯亚病毒、奥-奈氏病毒、塞姆利基森林病毒、辛德毕斯病毒、奥拉病毒、巴班肯病毒、巴马森林病毒、贝巴鲁病毒、博吉河病毒、卡巴斯欧病毒、东方马脑脊髓炎病毒、沼泽病毒、摩根堡病毒、盖塔病毒、高地J病毒、Kyzykagach病毒、马亚罗病毒、米德尔堡病毒、莫斯达斯佩德拉斯病毒、穆坎博病毒、恩杜茂病毒、奥克尔布病毒、帕拉马纳病毒、皮克孙纳甲病毒、里奥内格罗病毒、图那特病毒、特罗卡拉病毒、鹭山病毒、睡眠病病毒、鲑鱼胰腺病病毒、南方象海豹病毒、乌纳病毒、委内瑞拉马脑脊髓炎病毒、西马脑脊髓炎病毒、沃达罗河病毒和罗斯河病毒基孔肯亚病毒、奥-奈氏病毒、塞姆利基森林病毒、辛德毕斯病毒和罗斯河病毒,所述方法包括向受试者施用如本文所述的组合物。

在又一方面,本发明涉及包含编码如本文所述的病毒蛋白质或其片段、如本文所述的接头序列和如本文所述的支架蛋白质的基因的核酸序列。

在再又一方面,本发明涉及包含如本文所述的核酸序列的载体。

在一个方面,本发明涉及包含如本文所述的载体的分离的宿主细胞。

在另一方面,本发明涉及生产如本文所述的组合物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分离由如本文所述的载体表达的蛋白质,和添加足以催化纳米胶囊形成的量的催化剂。

附图说明

当结合非限制性实施例和附图考虑时,参考具体实施方式将更好地理解本发明,其中:

图1显示基孔肯亚病毒组合物/疫苗的基因结构域布置的示意图,所述基孔肯亚病毒组合物/疫苗包含表位(例如CHIKV表位)、接头序列(例如SGG)和支架蛋白质(例如铁蛋白)。NdeI、NHeI和BamHI是所述序列内或末端的限制位点。

图2显示病毒基孔肯亚糖蛋白E2的示意性蛋白质建模图像,其显示各种蛋白质结构以及E2EP3表位的空间取向。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新加坡科技研究局;南洋理工大学,未经新加坡科技研究局;南洋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8001750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