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线束的制造方法及连接器保持部支承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680017856.7 | 申请日: | 2016-03-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7408430A | 公开(公告)日: | 2017-11-28 |
发明(设计)人: | 牧知秀;加藤重人 | 申请(专利权)人: | 株式会社自动网络技术研究所;住友电装株式会社;住友电气工业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H01B13/012 | 分类号: | H01B13/012;B23P21/00;H01B13/00;H01R43/20;H05K13/06 |
代理公司: | 上海和跃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31239 | 代理人: | 余文娟 |
地址: | 日本国三重县***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制造 方法 连接器 保持 支承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制造搭载于车辆等上的线束的方法。
背景技术
专利文献1公开了如下方法:将多根电线在图板上布线成与车辆中的布线路径相应的状态,并且一边使其分支成与所述布线路径相应的形式一边捆扎,由此制造线束。
但是,如专利文献1那样在图板上形成分支,需要使在连接器中插入电线而完成了电路的部分完成品承载于图板上,较费事。另外,当使部分完成品承载于图板上时,有发生电线彼此缠绕等的问题的担心。
在此,专利文献2公开了如下方法:通过使用沿着多个纵轨道布设多根电线的线束整形装置,从而在不承载于图板上的情况下进行线束的整形。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特开2014-32840号公报
专利文献2:特开2008-192456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但是,在专利文献2中,因为在多个纵轨道上逐个地配置连接器,所以在连接器排成横向一列的状态下进行线束的整形。因此,有能制造的线束被连接两端的连接器的电线长度左右的担心。另外,有不能形成复杂的分支形状的担心。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如下技术:即使不承载于图板上,也能对已在连接器中插入电线的部分完成品实施分支形成,且能与更多种多样的分支形式对应。
用于解决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第一方式的线束的制造方法具备:工序(a),准备如下装置:插入有电线的多个连接器以所述电线垂下的状态分别保持于连接器保持部,并且以能在与竖直方向正交的第一方向上支承多个所述连接器保持部的支承部在与所述第一方向正交的第二方向上排列的方式配置;以及工序(b),在所述连接器保持于所述连接器保持部的状态下,原样地在所述电线中从所述连接器垂下的部分形成分支。
第二方式的线束的制造方法是第一方式的线束的制造方法,在所述工序(b)中,所述连接器保持部以多个所述连接器保持部彼此间能相对移动的方式配置。
第三方式的线束的制造方法是第一或者第二方式的线束的制造方法,在所述工序(a)中,所述连接器保持部直接地或者间接地、且以能沿着所述连接器杆的长度方向滑动的方式安装于形成为棒状的连接器杆上,所述连接器杆沿着与其长度方向正交的方向设置有多个。
第四方式的线束的制造方法是第三方式的线束的制造方法,所述连接器保持部以能沿着与所述连接器杆的长度方向正交的方向滑动的方式安装于连接器保持部安装部,所述连接器保持部安装部以能沿着所述连接器杆的长度方向滑动的方式安装于所述连接器杆上。
第五方式的线束的制造方法是第三或者第四方式的线束的制造方法,多个所述连接器杆彼此以能沿着其排队的方向相对移动的方式配置。
第六方式的线束的制造方法是第三至第五中的任一方式的线束的制造方法,在将所述电线插入到所述连接器时,所述连接器保持于所述连接器杆,插入电线使用的所述连接器杆原样地使用于形成分支。
第七方式的线束的制造方法是第一至第六中的任一方式的线束的制造方法,在所述工序(b)中,通过取得从所述连接器垂下的所述电线的图像数据,对所述图像数据进行处理,从而测量到所述连接器的距离,决定形成分支的位置。
第八方式的连接器保持部支承装置,具备多个支承部,所述支承部能以从保持于连接器保持部的连接器延伸出的电线垂下的状态直接地或者间接地支承多个所述连接器保持部,多个所述连接器保持部能保持所述连接器,所述支承部能在与竖直方向正交的第一方向上支承多个所述连接器保持部,并且多个所述支承部以沿着与所述第一方向正交的第二方向排列的方式设置。
发明效果
根据第一至第七方式的线束的制造方法,因为在插入有电线的多个连接器以电线垂下的状态分别保持于连接器保持部的状态下,原样地在电线中从连接器垂下的部分形成分支,所以即使不承载于图板上,也能对已在连接器中插入电线的部分完成品实施分支形成。此时,因为能在与竖直方向正交的第一方向上支承多个连接器保持部的支承部以在与第一方向正交的第二方向上排列的方式配置,所以能与更多种多样的分支形式对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式会社自动网络技术研究所;住友电装株式会社;住友电气工业株式会社,未经株式会社自动网络技术研究所;住友电装株式会社;住友电气工业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80017856.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电线组加工用的图像取得系统
- 下一篇:芯片电阻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