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功能性膜及功能性膜的制造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680018088.7 | 申请日: | 2016-03-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7405873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7-16 |
发明(设计)人: | 关友和;岩濑英二郎 | 申请(专利权)人: | 富士胶片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B32B9/00 | 分类号: | B32B9/00;B05D5/06;B32B7/023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27 | 代理人: | 庞东成;张志楠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功能 制造 方法 | ||
本发明能够提供一种功能性膜及其制造方法,本发明的功能性膜具有:基板;第1功能层,形成于基板的其中一个面,具有1组以上的无机层及成为无机层的基底的有机层的组合;功能层侧表面层,形成于第1功能层的与基板相反侧的面;光漫射层,形成于基板的与第1功能层的形成面相反侧的面;漫射层侧表面层,形成于光漫射层的表面且具有支撑体及粘接层。由此,提供一种具有光漫射层且适当地使用于量子点膜等的功能性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发挥良好的光漫射性及粘附性的功能性膜以及使用该功能性膜的波长转换膜。
背景技术
液晶显示装置作为耗电量较少且省空间的图像显示装置,其用途正在逐年扩大。并且,近年来作为对液晶显示装置的性能改善要求进一步的省电化、颜色再现性提升等。
在以下说明中,“液晶显示装置”还称作“LCD”。
与对LCD的背光的省电化的要求对应地提出有为了提高光利用效率并且提升颜色再现性而利用将入射光的波长进行转换而出射的量子点的观点。
所谓量子点,是在三维全方向上移动方向受到限制的电子的状态,半导体的纳米粒子由高势垒立体包围时,该纳米粒子成为量子点。量子点显现各种量子效应。例如,显现电子的状态密度(能级)被离散化的所谓量子尺寸效应。根据该量子尺寸效应,能够通过改变量子点的大小来控制光的吸收波长/发光波长。
通常,这种量子点分散在包括丙烯酸树脂或环氧树脂等树脂的粘合剂中而作为量子点层,例如,作为进行波长转换的波长转换膜,配置于背光与液晶面板之间来使用。
若从背光向量子点层入射激发光,则量子点被激发并发出荧光。在此能够通过使用具有不同的发光特性的量子点,发出红色光、绿色光、蓝色光的半值宽度窄的光而具体实现白色光。基于量子点的荧光由于半值宽度较窄,因此能够使通过适当地选择波长而获得的白色光成为高亮度或者设计成颜色再现性优异。
量子点存在容易因水分或氧而劣化,而且发光强度因光氧化反应而下降的问题。因此,在量子点层的两面层叠阻气膜来保护量子点层。
例如,专利文献1中记载有作为LCD等中使用的背光单元,通过用2片阻气膜夹持量子点层来保护量子点的层叠型波长转换膜(量子点膜)。
并且,专利文献1中作为夹住量子点层的阻气膜,记载有将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PET)膜等树脂膜作为基板,在基板上形成有氧化硅、氧化钛、氧化铝等显现阻气性的氧化物层而得的结构。
另外,专利文献1中还记载有在除量子点层以外的部分设置光漫射层(具有散射粒子的层)的情况。
另一方面,作为具有优异的阻气性的阻气膜,已知有如专利文献2中所记载的、在基板上形成1组以上无机层和成为无机层的基底的有机层的组合而成的有机无机层叠型阻气膜。
在有机无机层叠型阻气膜中,主要显现阻气性的是无机层。在有机无机层叠型阻气膜中,通过具有成为基底的有机层,能够形成无裂纹或损伤等的高品质的无机层。因此,通过充分显现无机层的性能,可获得非常优异的阻气性。
因此,可期待通过利用有机无机层叠型阻气膜夹持量子点层,而能够进一步适当地防止因水分引起的量子点层的劣化。
以往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表2013-544018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11-167967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技术课题
本发明人等预想到如专利文献1所示与量子点层相分开地设置光漫射层,会促使从量子点层出射的光量的增加,由此能够提高LCD的亮度,并进行了研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富士胶片株式会社,未经富士胶片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80018088.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层叠体及其制造方法、以及阻气膜及其制造方法
- 下一篇:半成品及其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