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无线充电用散热单元及包括其的无线电力充电模块有效
申请号: | 201680018421.4 | 申请日: | 2016-03-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7371387B | 公开(公告)日: | 2021-10-01 |
发明(设计)人: | 申辉澈;金钟银;徐在炯 | 申请(专利权)人: | 阿莫绿色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5K7/20 | 分类号: | H05K7/20;H05K9/00;H02J7/02 |
代理公司: | 北京鸿德海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412 | 代理人: | 袁媛 |
地址: | 韩国***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无线 充电 散热 单元 包括 电力 模块 | ||
1.一种无线充电用散热单元,其特征在于,由具有规定面积的板状的基材层形成,且包括具有规定长度的至少一个插槽,以使无线充电时产生的热量向外部释放,
其中上述插槽无规则地且集中形成于所述基材层的一侧,该侧是与无线充电用天线的图案相对应的位置,且为提高散热特性,避开所述基材层的与所述一侧相对的另一侧,所述另一侧是与应用处理器相对应的区域,
其中上述插槽在上述基材层的中央局部形成而不延长至上述基材层的边缘,
其中上述插槽朝向与上述无线充电用天线的图案正交的方向形成,并且
其中在所述基材层的所述中央局部中形成有贯通孔,用于其他组件的配置或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线充电用散热单元,其特征在于,上述插槽贯通上述基材层而形成。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线充电用散热单元,其特征在于,上述插槽延长形成至上述基材层的某一边。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线充电用散热单元,其特征在于,在上述基材层的中央形成有贯通口,上述插槽朝向上述贯通口延长形成,或从上述贯通口延长形成至上述基材层的某一边。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线充电用散热单元,其特征在于,上述基材层由铜、铝以及石墨中的一种或它们的组合形成。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线充电用散热单元,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形成于上述基材层的上部面和下部面中的至少一面的热传导粘结剂。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线充电用散热单元,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形成于上述基材层的上部面和下部面中的至少一面的氧化膜。
8.一种无线电力充电模块,其特征在于,包括:
至少一个天线单元;
屏蔽单元,配置于上述天线单元的一面,用于诱导磁场;以及
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无线充电用散热单元,配置于上述屏蔽单元的一面,用于释放热量。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无线电力充电模块,其特征在于,上述天线单元包括无线充电用天线、近场通信用天线以及磁信号安全传输用天线中的至少一种。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无线电力充电模块,其特征在于,上述屏蔽单元包括:
第一片层,用于提高无线充电用天线的特性;以及
第二片层,用于提高近场通信用天线的特性。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无线电力充电模块,其特征在于,上述第一片层为非晶质合金带状片或纳米晶粒合金带状片,上述第二片层为铁氧体片。
12.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无线电力充电模块,其特征在于,上述第一片层及第二片层中的至少一个由非定型的多个微细块分离形成,在上述多个微细块中,相邻的微细块之间实现整体绝缘或局部绝缘。
13.一种无线充电用散热单元,设置于无线电力充电模块的屏蔽单元,来释放热源所产生的热量,其特征在于,
包括基材层,所述基材层由具有规定以上的热导率的金属薄膜片形成,
上述金属薄膜片的一面或两面包括用于改善表面的高电阻特性及放射率的氧化膜层,
上述金属薄膜片包括具有规定长度的至少一个插槽,
其中在所述基材层的中央局部中形成有贯通孔,用于其他组件的配置或连接,
其中上述插槽无规则地且集中形成于所述基材层的一侧,该侧是与无线充电用天线的图案相对应的位置,且为提高散热特性,避开所述基材层的与所述一侧相对的另一侧,所述另一侧是与应用处理器相对应的区域,
其中上述插槽在上述基材层的中央局部形成而不延长至上述基材层的边缘,并且
其中上述插槽朝向与上述无线充电用天线的图案正交的方向形成。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无线充电用散热单元,其特征在于,上述金属薄膜片为铜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阿莫绿色技术有限公司,未经阿莫绿色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80018421.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