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带连接端的电极片的制造方法及其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680019242.2 | 申请日: | 2016-01-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7427965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3-05 |
发明(设计)人: | 渡边信次 | 申请(专利权)人: | 欧爱西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B23K26/38 | 分类号: | B23K26/38;B23K26/08 |
代理公司: |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专利商标事务所 11038 | 代理人: | 曾祥录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连接 电极 制造 方法 及其 装置 | ||
1.一种电极片的制造方法,在长尺寸的金属箔的一方的面上或者双方的面上涂敷活性物质层而作为电极部分、将该金属箔的一方的侧边部分或者双方的侧边部分从由活性物质层作为非涂敷部分的耳部构成的卷材用激光波束切出电极片,其特征在于:
使所述卷材连续地移动,在卷材的移动途中设置的耳部切离区域,利用第一激光波束从电极部分切离耳部并且在耳部的切离位置,向相对电极部分的行进方向离开的方向取回切离的耳部,并且,在该耳部切离工序中,使所述激光波束移动,从耳部剪切自电极部分连续的连接端,然后,在耳部切离区域的下游设置的切断区域,在对电极部分的切断部分赋予电极部分的行进方向的张力的同时,使第二激光波束与电极部分的移动速度同步地从电极部分的一端移动至另一端,以预定间隔切断电极部分而连续地形成带连接端的电极片,然后,回收所述带连接端的电极片和切离的耳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极片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
卷材在两侧具有耳部,
所述两耳部在切离工序中用左右设置的第一激光波束切离,同时从耳部分别剪切连接端,
进而,在所述切离区域或者其前后,在电极部分的中央照射第三激光波束而将卷材左右分割,相对分割的一半宽的一方的卷材,使分割的另一方的一半宽的卷材的行进方向离开,然后,使在切断区域的上游侧分割的左右的一半宽的卷材的行进方向向同一方向返回,送出到切断区域。
3.根据权利要求1或者2所述的电极片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
对耳部固定预定时间地照射切分电极部分和耳部的第一激光波束,
接下来,使第一激光波束向所述耳部的侧端缘方向与耳部的移动速度同步地移动,之后,在所述侧端缘的跟前固定预定时间,
然后,在所述耳部的范围内,使第一激光波束与耳部的移动速度同步,从所述侧端缘的跟前的固定照射位置向涂敷有活性物质层的电极部分方向返回,之后,在返回位置处固定预定时间,反复这样的动作,从耳部剪切形成与电极部分连续的连接端。
4.一种电极片的制造装置,在长尺寸的金属箔的一方的面上或者双方的面上涂敷活性物质层而作为电极部分、将该金属箔的一方的侧边部分或者双方的侧边部分从由活性物质层作为非涂敷部分的耳部构成的卷材使用激光波束切出电极片,其特征在于包括:
卷材供给部,连续地抽出所述卷材;
第一激光射出装置,配置于抽出的卷材的上方,对耳部照射第一激光波束而从电极部分切离耳部,并且在该耳部的切离工序中使激光波束移动而从耳部剪切与电极部分连续的连接端;
取回部,设置于切离工序的下游侧,比电极部分的进给速度稍快地旋转,在对耳部被切离的电极部分赋予张力的同时取回该电极部分;
第二激光射出装置,在紧接着取回部之前,与电极部分的进给速度同步地使第二激光波束从电极部分的一端移动至另一端,以预定尺寸切断电极部分而形成带连接端的电极片;
耳部分离部,在切离工序的下游,设置于从电极部分的向取回部的进给路向上或者向下离开的位置,成为从电极部分切离的耳部的取回路;
耳部回收部,设置于耳部分离部的下游,回收通过耳部分离部的耳部;以及
电极片回收部,设置于取回部的下游侧,回收切断的所述带连接端的电极片。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极片的制造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卷材的两侧设置有耳部,
从耳部分别剪切连接端的第一激光射出装置与耳部一致地分别设置于卷材的左右,
在所述左右的第一激光射出装置之间还设置射出对卷材左右二分割的第三激光波束的第三激光射出装置,
还设置:
隔开部,将在第三激光波束的向电极部分的照射点的下游侧切断的一方的一半宽的电极部分从上方下按,将另一方的一半宽的电极部分从下方抬起,使两者从照射点上下隔开;以及
辊,配置于所述隔开部的下游侧,将排列送入到取回部的一半宽的两个电极部分从上下夹住。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极片的制造装置,其特征在于:隔开部以相对照射点接近/离开的方式设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欧爱西株式会社,未经欧爱西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80019242.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