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难溶性药物传递用的可溶性微针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680019250.7 申请日: 2016-04-06
公开(公告)号: CN107405313B 公开(公告)日: 2021-04-13
发明(设计)人: 沈愚先;李鲜和;黄英暋;金贞雅;姜来圭 申请(专利权)人: 株式会社LG生活健康
主分类号: A61K9/00 分类号: A61K9/00;A61K31/122;A61K31/12;A61K31/365;A61K31/575;A61K31/37;A61K8/49;A61K8/63;A61K31/352;A61K47/36;A61K47/38;A61K47/32;A61K47/26;A61K47/
代理公司: 隆天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72003 代理人: 向勇;崔炳哲
地址: 韩国*** 国省代码: 暂无信息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难溶性 药物 传递 可溶性
【说明书】:

本发明涉及一种难溶性化合物的透皮给药系统,所述系统能够稳定地浸渍难溶性化合物,并将其有效地传递至皮肤内,从而能够发挥优秀的效果,其技术特征在于,所述系统为添加了包含难溶性化合物的微粒子的微针。本发明还提供一种以利用这种微针为特征的难溶性化合物的透皮给药方法。

技术领域

本申请要求享有于2015年4月6日提交的韩国专利申请10-2015-0048454、于2015年10月29日提交的韩国专利申请10-2015-0151027、于2015年4月6日提交的韩国专利申请10-2015-0048482、于2015年10月29日提交的韩国专利申请10-2015-0151046的优先权,通过援引将该专利申请结合在此,如同该专利申请在此被全部公开一样。

本发明涉及一种可溶性微针、利用该可溶性微针的难溶性化合物的透皮给药方法以及制造该可溶性微针的方法。

背景技术

众所周知,异黄酮在抗氧化、抗菌、抗癌、抑制骨质疏松症、调节脂肪代谢,以及降低血液中胆固醇等方面具有优秀的效果。另外,由于异黄酮的皮肤抗衰老功效也已为人所知,为了将其应用于改善皮肤老化的用途,正进行着各种研究。然而,由于异黄酮为难溶性物质,不易溶于水、油、乙醇等,因此,难以将其制剂化为对饮料、食品、化妆品、美容产品有效的浓度。

为了改善这一点,日本公开专利第1997-309902号中,提出了一种使用环糊精包合异黄酮,从而使异黄酮增溶的方法。然而,即便使用环糊精,仍然无法大幅改善异黄酮的溶解度,反而还包合了防腐剂和香料成分,从而存在着香气的表达和防腐能力减弱的问题。另外,即便使用日本公开专利第2001-0006678号中所提出的利用丙二醇增溶的技术,仍然难以制剂化为能够在化妆品剂型中充分发挥功效的浓度。

包含染料木黄酮(Genistein)或大豆甙元(Daidzein)等的异黄酮等难溶性生理活性成分,几乎不溶于水或油,即便使用了提高溶解度效果较好的二丙二醇、PEG-8等溶剂,也难以溶解或容易析出,因此,其使用受限。

丹皮酚(paeonol)是从东方医学中传统使用的牡丹(Paeonia suffruticosa)中提取的有效成分之一,众所周知,其在抗氧化、抗菌、抗癌、抗炎、镇痛、镇静等方面具有优秀的效果。由于丹皮酚对稳定肌肉和皮肤组织起作用,因此,以抗刺激、抗炎的效果用于口腔、皮肤中。丹皮酚具有天然的薄荷香,不仅可以用作口腔除臭剂,还可以含在牙膏中以缓解牙痛。除此之外,由于丹皮酚的皮肤角质细胞分化效果、皮肤屏障强化效果、增进皮肤保湿、抑制皮肤上形成黑色素以及抗衰老功效也已为人所知,为了将其应用于改善皮肤老化的用途,正进行着各种研究。然而,由于丹皮酚为难溶性物质,难溶于水,因此,难以将其制剂化为对饮料、食品、化妆品、美容产品有效的浓度。

为了改善如上所述的问题,最近正在尝试将难溶性生理活性成分包合于微粒子(Microparticle)或脂质体(Liposome)中而添加至剂型内,以增加其含量,以及,尝试使用脂质体或毫微球(nanosphere)包合丹皮酚,以提高丹皮酚的稳定性、经皮透过率以及含量(Zhong Yao Cai,35(5),803-807,2012,Int.J.Nanomedicine,9,1897-1908,2014)。然而,由于微粒(particle)以及脂质体的体积大(几十至几百nm或几μm以上),仅通过皮肤涂抹,难以直接吸收至皮肤内。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问题

因此,本发明要解决的课题是,提供一种将在pH7、25℃的水中的溶解度为1mg/mL以下的难溶性生理活性成分,尤其是将难溶性酚类化合物稳定地浸渍在可溶性微针中,通过皮肤能够有效地传递难溶性成分的系统和制造该系统的方法,以及利用该系统将难溶性成分给予皮肤的方法。

解决问题的技术方案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式会社LG生活健康,未经株式会社LG生活健康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80019250.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