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缸体装置在审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680019345.9 申请日: 2016-08-24
公开(公告)号: CN107614925A 公开(公告)日: 2018-01-19
发明(设计)人: 田边有未;木村夕成 申请(专利权)人: 日立汽车系统株式会社
主分类号: F16F9/53 分类号: F16F9/53;F16F9/32
代理公司: 北京市柳沈律师事务所11105 代理人: 张思宝
地址: 日本*** 国省代码: 暂无信息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缸体 装置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适合用于对例如汽车、铁路车辆等车辆的振动进行缓冲的缸体装置。

背景技术

通常,在汽车等车辆中,在车体(弹簧上)侧与各车轮(弹簧下)侧之间设置有以液压缓冲器为代表的缸体装置。在此,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如下结构,即,在使用电粘性流体的减振器(缓冲器)中,在内侧的筒与外侧的筒之间设置螺旋部件,将螺旋部件间设为流路。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国际公开2014/135183号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专利文献1的结构例如基于在螺旋部件间流动的流体(电粘性流体)的剪切阻力向外侧的筒施加旋转力(转矩)。如果该旋转力大,则例如从耐久性方面来看有可能不利。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降低从流体承受的旋转力的缸体装置。

用于解决技术问题的手段

本发明一实施方式的缸体装置具有:内筒,其封入有流体的性状因电场或磁场而变化的功能性流体,并且在内部插入有杆;外筒,其设置于该内筒的外侧;流路形成机构,其设置于所述内筒与所述外筒之间,形成有通过所述杆的进退运动而使所述功能性流体从轴向的一端侧向另一端侧流动的流路,并且不能与所述内筒或外筒相对旋转;所述流路绕所述内筒或所述流路形成机构倾斜地延伸,所述流路具有向第一倾斜方向延伸的第一部分和向与第一倾斜方向相反的第二倾斜方向延伸的第二部分。

根据本发明一实施方式的缸体装置,能够降低从流体承受的旋转力。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作为实施方式的缸体装置的缓冲器的纵剖视图。

图2是表示内筒的立体图。

图3是表示内筒的侧视图。

图4是表示内筒的展开图。

图5是表示内筒的轴向位置与流体的粘度之间的关系的一个例子的特性线图。

图6是表示内筒的轴向位置与流体的粘度之间的关系的其他例子的特性线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以应用在设置于四轮汽车等车辆的缓冲器的情况为例,按照附图对实施方式的缸体装置进行说明。

在图1中,作为缸体装置的缓冲器1构成为衰减力调整式的液压缓冲器(半主动减振器),使用功能性流体(即电粘性流体)作为封入内部的工作油等工作流体20。缓冲器1与例如由螺旋弹簧构成的悬架弹簧(未图示)一起构成车辆用的悬挂装置。在以下说明中,将缓冲器1的轴向的一端侧记载为“上端”侧,将轴向的另一端侧记载为“下端”侧。

缓冲器1构成为包含内筒2、外筒3、活塞5、活塞杆8、中间筒17等。内筒2形成为沿轴向延伸的圆筒状的筒体,将后述的工作流体20(即功能性流体)封入内部。在内筒2的内部插入有后述的活塞杆8,在内筒2的外侧,同轴地设置有外筒3。

外筒3构成缓冲器1的外壳,形成为圆筒体。外筒3的下端侧是利用底盖4通过焊接手段等封闭的封闭端。底盖4与后述的底阀12的阀体13一起构成基底部件。外筒3的上端侧为开口端,在该开口端侧,铆接部3A向径向内侧弯曲地形成。铆接部3A以防脱状态对密封部件11的环状板体11A的外周侧进行保持。

另一方面,内筒2以与该外筒3同轴的方式设置于外筒3内。内筒2的下端侧嵌合安装于底阀12的阀体13,上端侧嵌合安装于杆引导件9。在内筒2,始终与后述的流路18连通的油孔2A作为径向的横孔沿周向分离地形成多个(例如四个)。内筒2内的杆侧油室B通过油孔2A与流路18连通。

内筒2与外筒3一起构成缸体,在该缸体内封入有工作流体20。在此,在实施方式中,作为填充(封入)到缸体内的流体、即成为工作油的工作流体20,使用电粘性流体(ERF:Electric Rheological Fluid)。在图1中,封入的工作流体20被表示成了无色透明。

电粘性流体是流体的性状因电场而变化的功能性流体的一种,电粘性流体是性状因电场(电压)而变化的流体。即,电粘性流体是流通阻力(衰减力)根据施加的电压而变化的流体。电粘性流体例如由通过硅油等构成的基油(原油)和混入(分散)到该基油且可使粘性根据电场的变化而改变的粒子(微粒子)构成。缓冲器1构成为通过在后述的流路18内产生电位差,并且控制通过该流路18的电粘性流体的粘度,从而控制(调整)所产生的衰减力。在本实施方式中,以电粘性流体等功能性流体为例进行说明,也可以使用油、水等工作液。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日立汽车系统株式会社,未经日立汽车系统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80019345.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