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叠层体有效
申请号: | 201680019426.9 | 申请日: | 2016-03-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7428537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21 |
发明(设计)人: | 伊藤雅春;R.奥瓦耶 | 申请(专利权)人: | 琳得科株式会社;琳得科美国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1B32/16 | 分类号: | C01B32/16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柳沈律师事务所 11105 | 代理人: | 王利波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叠层体 | ||
本发明提供一种叠层体,所述叠层体具有碳纳米管片及第一保护材料,其中,所述碳纳米管片具有多个碳纳米管优先沿片的面内一个方向排列的结构,所述第一保护材料的与所述碳纳米管片相邻的面的表面粗糙度Ra1为0.05μm以上。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叠层体。
背景技术
目前,已知有使用了碳纳米管的片。
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一种具有保护结构体的碳纳米管结构体,所述保护结构体具备至少一片拉拔(drawn)结构碳纳米管膜、支撑体及包覆膜。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第5255021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课题
然而,为了使提供时的操作变得容易,有时通过以剥离性的膜等作为支撑体的叠层体的方式提供碳纳米管片。
但是,由于因支撑体而无法容易地剥离碳纳米管片等的原因,存在在碳纳米管片上产生缺陷等不良情况的问题。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防止在碳纳米管片上产生不良情况的叠层体。
用于解决课题的方法
本发明的一个方式的叠层体具有碳纳米管片及第一保护材料,所述碳纳米管片具有多个碳纳米管优先沿片的面内一个方向排列的结构,所述第一保护材料的与所述碳纳米管片邻接的面的表面粗糙度Ra1为0.05μm以上。
在本发明一个方式的叠层体中,所述第一保护材料的表面粗糙度Ra1优选为10μm以下。
根据本发明,可以提供一种能够防止在碳纳米管片上发生不良情况的叠层体。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叠层体的剖面图。
图2是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方式的叠层体的剖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叠层体]
〔第一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叠层体1A具有碳纳米管片10及第一保护材料20。在本实施方式的叠层体1A中,碳纳米管片10的第一CNT片面11与第一保护材料20的第一保护材料面21邻接。
(碳纳米管片)
碳纳米管片10具有多个碳纳米管优先在片的面内一个方向上排列的结构。
在本说明书中,“碳纳米管在片的面内一个方向上排列的状态”是指碳纳米管沿着片的面内的一个方向排列的状态,可以列举例如以碳纳米管的长轴与片的面内一个方向平行的方式排列的状态。
另外,在本说明书中,“优先排列的状态”是指该排列状态为主流的意思。例如,如上所述,在以碳纳米管的长轴与片的面内一个方向平行的方式排列的状态的情况下,如果该排列状态为主流,则一部分碳纳米管也可以不处于碳纳米管的长轴与片的面内一个方向平行排列的状态。
碳纳米管片10可以通过例如以下方式得到:以片的状态从碳纳米管森林(以使多个碳纳米管沿相对于基板垂直的方向取向的方式在基板上生长而成的生长体,有时也称为“阵列”)中拉出因分子间力而聚集成的碳纳米管,并从基板上取下。
碳纳米管片10的厚度可以根据用途而适当确定。例如,从保持碳纳米管片10的透明性较高、调整其表面电阻的观点考虑,碳纳米管片10的厚度t10(参照图1)优选为0.01μm以上且100μm以下,更优选为0.05μm以上且75μm以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琳得科株式会社;琳得科美国股份有限公司,未经琳得科株式会社;琳得科美国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80019426.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