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健康标志有效
申请号: | 201680019740.7 | 申请日: | 2016-02-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7820519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1-11 |
发明(设计)人: | 马库斯·贝尔;托马斯·布瑞福特;约亨·库尔哈斯;安德烈亚斯·凯勒 | 申请(专利权)人: | 蜂鸟诊断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C12Q1/6883 | 分类号: | C12Q1/6883 |
代理公司: | 北京英赛嘉华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04 | 代理人: | 王达佐;洪欣 |
地址: | 德国***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健康 标志 | ||
本发明涉及基于miRNA表达谱的测定来诊断对象的健康状况变化的方法。
发明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基于miRNA表达谱的测定来诊断对象的健康状况变化的方法、用途、试剂盒。
发明背景
现在,生物标志物在各种疾病的诊断、风险分层和治疗管理中发挥关键作用。微RNA(miRNA)为一类新的生物标志物。它们代表一组小的非编码RNA,其通过降解或阻断信使RNA(mRNA)靶标的翻译来调节翻译后水平的基因表达。已经发现,miRNA以高度组织特异性的方式表达,而且,miRNA也存在于体液样品,包括血液中。然而,尚不清楚miRNA存在于血液特别是血细胞中的机制,或其在这些血液级分(fraction)中的功能。特别期望的是非侵入性生物标志物,其允许快速、便利和成本有效的诊断/预后,从而免于对手术介入的需要。特别地,尚未系统地评价miRNA作为非侵入性生物标志物用于大体诊断对象的健康状况变化的潜在作用。因此,仍需要非侵入性诊断对象的健康状况变化的有效方法和试剂盒。
本发明的发明人首次评估了宽范围的健康对象(n=158)或诊断有多种疾病的对象(n=883)中全基因组水平上的miRNA表达,所述疾病包括:癌症(即肺癌、结肠癌、肾癌、胶质母细胞瘤、前列腺癌、黑素瘤)、神经退行性疾病(即多发性硬化、帕金森氏病)、心血管病(急性心肌梗死、心力衰竭)、自身免疫病(即肉状瘤病、银屑病)或炎性疾病(即COPD、BPH)。他们惊奇地发现,在血液样品,优选在全血样品或包含红细胞、白细胞和/或血小板的血细胞级分中,某些miRNA(疾病调节的miRNA,图1)在健康对照与患病对象之间显著失调,然而某些其它miRNA(疾病维持的miRNA,图2)在健康对照和患病对象的之间未显著失调。因此,所述疾病调节的miRNA与所述疾病维持的miRNA的组合,为用于诊断对象的健康状况变化的适当的非侵入性生物标志物。具体地,疾病维持的miRNA可以用作疾病调节的miRNA的内部标准化物(normalizer),当旨在为市场带来可靠且稳健的诊断测试时,其是非常有利的,由于使用的是一组仅几个miRNA生物标志物,这样的测试不能依赖于整体归一化方法。因此,根据本发明的测试可以依赖于将相对表达水平与参考进行比较。此外,本发明的发明人探究了来自包含红细胞、白细胞和/或血小板的各个血细胞级分的血细胞(其获自收集的全血样品)的miRNA的用途。因此,分析了代表外周免疫系统成分的所有血细胞的miRNA。因此,通过该方法评估的诊断内容,是指外周免疫系统的miRNA-生物标志物信息的评估,其不同于基于来自细胞外血液级分(血清、血浆)的miRNA的方法,其直接与患病器官或组织相关。此外,依赖于来自细胞外血液级分(血清、血浆)的miRNA的方法,在收集和/或预分析处理时高度倾向于受到从血细胞漏到细胞外基质中的miRNA的污染,当采用来自血细胞或血细胞级分的miRNA生物标志物时,情况并非如此。
因此,来自包含红细胞、白细胞和/或血小板的血细胞或血细胞级分的所述疾病调节的miRNA联合所述疾病维持的miRNA,为分析上稳健的且可靠适当的非侵入性生物标志物,其使用源于外周免疫系统的正交诊断信息对于诊断对象的健康状况变化具有内部归一化能力。
发明概述
在第一方面,本发明提供用于诊断对象的健康状况的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
(a)测定来自对象的血液样品中的第一预定组的一种或多种miRNA的表达谱,其中所述第一预定组的miRNA中包含的miRNA选自图1和/或图3中列出的miRNA,
(b)测定来自所述对象的所述血液样品中的第二预定组的一种或多种miRNA的表达谱,其中所述第二预定组的miRNA中包含的miRNA选自图2和/或图4中列出的miRNA,
(c)将所述第一预定组的miRNA的表达谱归一化至所述第二预定组的miRNA,
(d)将步骤(c)中的归一化表达谱与参考进行比较,
(e)当与所述参考的比较改变时,诊断出所述对象的健康状况的变化。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蜂鸟诊断有限责任公司,未经蜂鸟诊断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80019740.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