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粘合剂粘合基材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680019947.4 | 申请日: | 2016-04-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7406724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13 |
发明(设计)人: | J.蒂拉克;D.阿奇坦;W.阿恩德特;R.瓦格纳;M.梅奇奥斯;C.斯特克 | 申请(专利权)人: | 科思创德国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9J5/00 | 分类号: | C09J5/00;C09J175/04 |
代理公司: | 中国专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 72001 | 代理人: | 张华;万雪松 |
地址: | 德国勒***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粘合剂 粘合 基材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用于粘合基材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I)(a)将至少一种粘合剂组分(a)和至少一种异氰酸酯组分(b)施加在至少两个基材之间;II)将所述基材相对压制;其特征在于,在步骤I)中将粘合剂组分和异氰酸酯组分单独地施用到基材上。本发明还涉及根据该方法获得的复合件。在一个优选的实施方案中,使用水性聚氨酯分散体或在有机溶剂中的聚氨酯溶液作为粘合剂组分。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用粘合剂组分和异氰酸酯组分粘合基材的方法。本发明还涉及根据该方法可以获得的复合件。
背景技术
粘合剂通常是溶解的热塑性聚合物,其被施加到第一基材上并且在干燥之后直接或者在热活化后以粘性形式存在于该基材上。在与未涂布的或预先同样配备有粘合剂层的第二基材压制之后,将两个基材彼此结合。在一些经热活化的粘合剂的情况中,在冷却时开始结晶,这改善了粘合接缝的性能。
由于上述体系是热塑性聚合物,因此粘合接缝可以通过加热再次软化,并且可以将基材再次彼此分离。
粘合剂的热塑性性能在某些情况下导致问题。例如可能出现,基材的灵敏度不耐受特别高的活化温度,但在应用中出现高于粘合剂软化点的温度,这将会导致在应用期间基材的意外分离。
这里可示例性地提及鞋底的粘合。尤其在运动鞋的情况下,常常使用结晶的、脂族的聚氨酯分散体。活化温度通常为80℃。用这种粘合剂产生的粘合接缝因此随后具有约60℃的耐热性。然而,鞋业在这方面要求显著更高的耐热性,因为运动鞋更经常在60℃或更高的温度下在洗衣机中洗涤,并且应当避免鞋底分层。
可以例如通过使用双组分(2K)粘合剂来实现耐热性的提高。将2K粘合剂理解为是指其中组分(a)粘合剂组分和(b)交联剂组分由于其反应性而必须储存在分开的容器中的粘合剂。现有技术是将所述两种组分在施用之前不久混合,并立即开始相互反应,通常没有额外的活化。多异氰酸酯通常用作交联剂组分。EP 0 206 059 A中例如描述了这种体系和方法。
这种方法的缺点是:
•混合所需的耗费。
•在混合后,所述体系直接反应。这导致有限的加工时间和如果在受限制的加工时间内该混合物没有被使用,则会意味着产生额外的废料。
•在水性体系的情况下,由于粘度保持不变并且多异氰酸酯与水反应形成脲颗粒,因此有时不能观察到加工时间的过程。这可能导致耐热性没有如计划般增加。
•与混合材料接触的物品(如刷子)必须经常清洁并最终更换。
•混合物的反应性经常产生污染物质,特别是在非理想的工艺条件下,并堵塞施涂设备,特别是在使用辊、挤出机或喷头时,由此导致质量差的粘合剂施涂结果和提高的清洁耗费。
已经尝试通过以喷射混合各组分的方法来解决这些问题的至少一部分。然而,这些方法就其设备构造而言是如此复杂,以至于其仅适用于实验室规模。大工业的建立几乎不可能或者只有以非常大的耗费和高成本才可能,因为在环境条件和相对较长的距离下无法确保以喷射已经足以使各组分混合所需的精确条件。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开发一种方法,借助该方法可以制造具有常规2K粘合剂的良好耐热性的粘合接缝,并且该方法不具有上述缺点。
根据本发明,通过粘合基材的方法实现了该目的,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I)将至少一种粘合剂组分(a)和至少一种异氰酸酯组分(b)施加在至少两个基材之间;
II)将所述基材相对压制;
其特征在于,在步骤I)中,将粘合剂组分(a)和异氰酸酯组分(b)分别地施用到基材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科思创德国股份有限公司,未经科思创德国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80019947.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