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成分分析装置、药剂成分分析装置、成分分析方法及药剂成分分析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680021328.9 | 申请日: | 2016-01-05 |
公开(公告)号: | CN107406814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27 |
发明(设计)人: | 高桥亮介;神田胜弘;清水佑辅 | 申请(专利权)人: | 株式会社日立高新技术 |
主分类号: | C12M1/00 | 分类号: | C12M1/00;G01N33/15 |
代理公司: | 北京银龙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3 | 代理人: | 金鲜英;张默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成分 分析 装置 药剂 方法 | ||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通过对细胞投药的药物的血管(Basal/Basolateral)侧排出部分、管腔(Apical)侧排出部分、细胞内贮留部分进行定量来求出对各部分的分配比率,从而能够在体外把握药物动力学整体像的装置及方法。作为一例,提供一种成分分析装置,包括用于保持多个保持肝细胞组织的容器的保持部,测定供给所述多个容器内的成分并分析该测定的所述成分的分析部;所述多个容器至少包括第1容器、第2容器,所述第1容器保持有解除形成所述肝细胞组织的多个细胞之间的粘连的物质的第1溶液,所述第2容器中保持有缓冲液,所述分析部测定从所述第1容器内的所述肝细胞组织排出至所述第1溶液的所述成分的量以及从所述第2容器内的所述肝细胞组织排出至所述第2容器内的缓冲液的所述成分的量,来分析所述肝细胞组织中通过胆管排出的所述成分的量。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对于新药开发有用的、药物动态(药物的投药、代谢、排泄)的整体的在体外的(in vitro)评价。
背景技术
新药开发步骤中,进行对人体内投药、检测功效的临床试验(即,人体临床试验)是药事法上所要求的,但人体临床试验或动物实验试验,需要很大的开发费用。近年来,这些开发费用成为最大的原因,导致新药开发整体成本增加。作为原因之一,对于在开发步骤前期的非临床动物实验不能检测的药效不良或毒性的药剂候选,在开发步骤后期的人体临床试验中首次发现药效不良或毒性,则至此的开发成本、人体临床试验中的成本成为浪费的主要原因。
从这些背景可知,为了提高人体临床试验的通过率、削减新药开发成本,在早期过滤出显示药效且不表达毒性的新药候选物质,是很重要的。为此,很多制药企业期望一种体外(in vitro)评价体系,即在创药初期阶段,不是仅仅通过与人细胞的特性相关性低的动物实验来过滤药剂候选,而是使用人细胞,能够良好地预测投药药物在人体内的药物动力学的体外评价体系。
但是,利用细胞来把握、分析所谓的投药的药物候选化合物的摄取、代谢、胆管和血管排泄的药物动力学的整体的方法还没有得到确立。药剂为了在体内发挥药效需要进过如下过程,即:一旦被肝脏吸收的药剂,或者成为代谢产物、或者未被代谢而是保持原来的化合物(母体化合物)在血管侧排出之后,再度利用血液进行再循环,从而到达目标脏器、器官。
因此,即使在体外试验体系中,只要能够测定投药后在血管侧排出的药物候选化合物的再循环,评价新药开发中最为重要的指标之一的药效,也将成为非常有用的药物动力学评价法。此外,通过把握包含在胆管排泄后作为尿或便排出体外的、由细胞排泄至胆管的部分(消失部分)、细胞内贮留部分的药物动力学整体,就能够求出各部分的分配比率。
在专利文献1及专利文献2中,公开了至今为止对培养细胞投放药剂,评价从细胞的胆管排泄出的部分(消失部分)的方法。该评价方法进行了这样的评价,即,投放药剂未发挥毒性或药效而排泄至胆管,之后,作为尿或便排泄出体外的药剂消失部分的评价。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2-65659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平8-503610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课题
现有技术仅仅是评价胆管排泄量的量,也就是说没有药效的成分的量的方法,是评价体外消失部分的方法。但是,为了获取具有药效的成分的信息,希望直接评价排泄至血管侧的成分的量,但根据现有技术未能确立分析排泄至血管里的成分的量的方法。进一步,期望能够提供不仅是评价药物动力学的一部分,而是所谓对投放药剂的血管(Basal/Basolateral)侧排出部分、管腔(Apical)侧排出部分、细胞内贮留部分进行细化定量,即投放药剂从细胞的何处排泄,在何处贮留,由此提供体外的药物动力学整体,能够进行更高精度的药效评价,但这样的评价方法也没有确立。
解决课题的手段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式会社日立高新技术,未经株式会社日立高新技术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80021328.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培养装置
- 下一篇:感受性测量装置及检查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