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具有传送带的输送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680021529.9 | 申请日: | 2016-03-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7438573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14 |
发明(设计)人: | P·E·小柯克帕特里克;A·L·马歇尔;J·F·兰德勒姆;R·L·罗森 | 申请(专利权)人: | 莱特拉姆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G23/16 | 分类号: | B65G23/16;B65G17/24;B65G47/66;B65G37/00;B65G47/52 |
代理公司: | 永新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72002 | 代理人: | 蔡洪贵 |
地址: | 美国路***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具有 传送带 输送 系统 | ||
一种用于将物品传离输送带的端部到卸料输送机上的输送机。该输送机包括输送带,该输送带沿着运载路径与带股线交迭。带股线被接纳在低于输送带的输送表面的凹部中。输送带沿着位于由带股线环绕的外部回路内侧的内部回路行进。外部回路在运载路径的端部处与内部回路分开。带股线沿着运载路径延伸并且使物品与输送带分离,以将物品传送到下游卸料输送机或者从上游供料输送器接收物品。
技术领域
本发明总体上涉及动力驱动的输送机,更具体地,涉及具有使物品与输送带分离的传送带的输送机。
背景技术
当使用输送带将物品从输送带端部卸离到卸料输送机上时,通常使用定位在两个输送机之间的间隙中的固定传送板。当输送带停止或者没有待卸物品时,带物品会被困在传送板上。有时,可以将物品从输送带直接卸到下游输送机,而无需位于间隙中的介于其间的传送板。然而,该间隙必须足够小以适应被卸下的物品的足部(footprints),而不会使它们翻倒。当输送带具有长节距或在其卸料端需要越过大直径链轮时,该间隙相应地大,并且会使具有小足部或小底部特征的物品翻倒、歪斜或受困。
发明内容
体现本发明的特征的输送机的一种型式包括输送带,其具有外部物品支撑表面并形成内部带环路,内部带环路包括上部运载路径段,输送带在输送方向上沿着上部运载路径段行进。多个平行的带股线形成环绕内部带环路的外部带环路。带股线在上部运载路径段上凹进到输送带的外部物品支撑表面下方。通过这种方式,物品在运载路径段上在输送带的外部物品支撑表面上被输送。
另一种型式包括在输送方向上从上游端纵向延伸至下游端的运载路径以及在输送方向上沿着运载路径的一部分行进并且在未到达下游端的带分开位置处下降到运载路径的输送带下方。输送带具有外部物品支撑结构以及多个纵向通道,外部物品支撑结构限定输送平面,被输送的物品位于输送平面上,多个纵向通道凹进到输送平面下方。被接纳在纵向通道中的平行的带股线在输送方向上沿着运载路径行进至下游端。被输送的物品在运载路径的带分开位置处从输送带被传送至多个带股线。
又一种型式包括具有外部周边的第一转向元件以及与第一转向元件间隔开并且也具有外部周边的第二转向元件。输送带具有外部输送面并形成内部带环路。内部带环路具有在输送方向上从位于运载路径段的第一端处的第一转向元件延伸至位于运载路径段的第二端处的第二转向元件的上部运载路径以及位于第二转向元件和第一转向元件之间的下部返回段。该环路的第一过渡段在返回段和运载路径段之间绕着第一转向元件的周边的一部分延伸,第二过渡段在运载路径段和返回段之间绕着第二转向元件的周边的一部分延伸。具有外部周边的第三转向元件在输送方向上超出运载路径段的第二端设置或者在与输送方向相反的方向上超出运载路径段的第一端设置。平行的带股线在输送方向上沿着运载路径段行进并且形成外部带环路,外部带环路具有绕着第三转向元件的周边的一部分的第三过渡段。股线中的每个沿着运载路径段的长度并在第三过渡段上绕着第三转向元件行进。第三转向元件的转向距离小于第二转向元件的转向距离。
附图说明
图1是体现本发明的特征的传送输送机的侧视图;
图2是如图1的输送机的运载路径的一部分的等距视图;
图3是体现本发明的特征的传送输送机的另一型式的一部分的横截面端视图;
图4是体现本发明的特征的传送输送机的又一型式的一部分的横截面端视图;
图5是体现本发明的特征的传送输送机的第四种型式的一部分的横截面端视图;
图6是如图1的传送输送机的卸料端的侧视图,但是具有被单独驱动的传送带;
图7是图4的初级输送带的横截面端视图,该初级输送带被次级网状带驱动;
图8是在如图1的一系列初级输送带上延伸的单组次级带股线的局部侧视图;
图9A和图9B是体现本发明的特征的传送输送机的另一型式的传送部分的侧视图和俯视平面图;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莱特拉姆有限责任公司,未经莱特拉姆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80021529.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