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离心式鼓风机有效
申请号: | 201680022663.0 | 申请日: | 2016-02-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7532612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3-13 |
发明(设计)人: | 小南聪;铃木敦 | 申请(专利权)人: | 三菱重工制冷空调系统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F04D29/44 | 分类号: | F04D29/44;F04D29/66 |
代理公司: | 上海华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300 | 代理人: | 崔巍 |
地址: | 日本国东京都***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离心 鼓风机 | ||
具备:叶轮(2),其设有叶片(12);壳体(3),容纳叶轮(2)并且包围叶轮(2)的径向外侧以形成能使空气(AR)流通的涡旋状流路(C1),并设有形成涡旋状流路(C1)的起点(S)以及从起点(S)绕一周的终点(E)的鼻部(30);驱动部(4),使叶轮(2)绕该叶轮(2)的中心轴线(O)旋转;以及叶板(5),设于壳体(3)的底板(22),在叶轮(2)的径向分割涡旋状流路(C1)并且沿叶轮(2)的周向延伸,叶板(5)的后缘(6)位于涡旋状流路(C1)的主流方向(DI)上比鼻部(30)靠上游侧的位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离心式鼓风机。
本申请依据2015年4月22日提出的日本专利申请2015-087711号主张优先权,并在此处援用其内容。
背景技术
一般公知有通过使叶轮旋转并使流体在形成于壳体的涡旋状流路内流通,对流体赋予离心力并进行压送的离心式鼓风机。
在这样的离心式鼓风机中,会产生涡旋状流路的起点与从该起点绕叶轮的中心轴线一周的终点之间的压差。涡旋状流路的起点的区域与终点的区域邻接,会产生流体从压力低的起点朝向压力高的终点逆流的现象。
这样的现象在相对低流量区域运转时易产生,是产生使离心式鼓风机的性能降低的失速(stall)的原因。而且,存在当产生逆流时,形成旋涡、产生低频声音并且噪音增大的问题。
在此,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在壳体设有逆流抑制壁的离心式鼓风机。通过该逆流抑制壁谋求对上述的逆流产生的抑制。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6-307830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问题
然而,虽然在上述专利文献1中,通过设置逆流抑制壁能取得逆流抑制效果,但是,在涡旋状流路的终点的区域的附近,从叶轮流出的流体的流动被逆流抑制壁阻碍,由此,又导致了排出流量降低、离心式鼓风机的性能降低。
因此,本发明提供一种能抑制流体的排出流量的降低并且能抑制噪音的产生的离心式鼓风机。
技术方案
本发明的第一方案的离心式鼓风机具备:叶轮,其设有叶片;壳体,容纳所述叶轮并且包围该叶轮的径向外侧以形成能使流体流通的涡旋状流路,并设有形成所述涡旋状流路的起点以及从该起点绕一周的终点的鼻部;驱动部,使所述叶轮绕该叶轮的中心轴线旋转;以及叶板(vane),设于所述壳体的底板,在所述叶轮的径向分割所述涡旋状流路并且沿所述叶轮的周向延伸,所述叶板的后缘位于所述涡旋状流路的主流方向上比所述鼻部靠上游侧的位置,所述叶片的前缘配置于从所述鼻部的顶端起朝向所述主流方向的下游,与所述鼻部的顶端的距离为所述叶轮的直径的3.0倍以上的位置,所述后缘配置于从所述鼻部的顶端起朝向所述主流方向的下游,与所述鼻部的顶端的距离为所述叶轮的直径的3.7倍以下的位置,所述叶板形成矩形板状,整个缘部形成为角状。
根据这样的离心式鼓风机,通过驱动部使叶轮旋转,由此,流体在涡旋状流路流通并被升压。此时,在壳体的鼻部的附近的区域,能通过叶板切断从涡旋状流路的起点朝向终点的逆流。因此,能抑制在鼻部的附近产生旋涡,并能抑制因产生旋涡而引起的低频声音。而且,通过在远离鼻部的位置设有叶板,不会完全切断涡旋状流路的起点与终点之间的流体的流动。因此,通过叶板不仅能切断逆流,还不会一并切断从叶轮流出的流体的流动,能确保排出流量。
通过流体沿叶板流通,流体有时会剥离,但是,通过使叶板的缘部呈角状,能使流体剥离的位置固定于固定的位置。因此,能在大致相同的位置产生旋涡,能抑制叶板附近的压力变动并且抑制低频声音的产生。因此,能进一步抑制噪音的产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三菱重工制冷空调系统株式会社,未经三菱重工制冷空调系统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8002266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熔融金属泵及相关的涡旋产生装置、坩埚和叶轮
- 下一篇:流体压控制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