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集装箱固定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680023034.X | 申请日: | 2016-04-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7531405B | 公开(公告)日: | 2019-12-06 |
发明(设计)人: | 高口博行 | 申请(专利权)人: | 港制器工业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B65D90/00 | 分类号: | B65D90/00;B60P7/13;B65D88/12 |
代理公司: | 11322 北京尚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龙淳;梁霄颖<国际申请>=PCT/JP2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集装箱 固定 装置 | ||
本发明的集装箱固定装置包括:位于集装箱(101)的角部配件(101a)的槽孔(151)的外侧的法兰盘部(2);设置于上述法兰盘部(2),嵌合到上述槽孔(151)的开口部(151b)的支柱部(4);和设置于该支柱部(4),嵌合到上述槽孔(151)的空洞部(151a)的嵌合部(41),在上述嵌合部(41)设置有可动凸部(43),该可动凸部(43)能够绕水平轴转动,且被以从上述支柱部(4)的纵面部向横向突出的方式施力,以上述法兰盘部(2)与上述角部配件(101a)的外表面部(C)接触、且上述可动凸部(43)在转动动作的中途与位于上述开口部(151b)的进深侧的进深角部(D)接触的状态形成锁定状态。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能够将上下层叠的集装箱彼此固定、将集装箱固定到拖车、货车的装载台的集装箱固定装置。
背景技术
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一种所谓弹簧锁(latch lock)方式的集装箱固定装置。上述集装箱固定装置如图20所示,包括:配置于上下层叠的集装箱1100的角部配件1100a之间的法兰盘部1002;从该法兰盘部1002突出设置的上侧支柱部1003和下侧支柱部1004;与上侧的角部配件1100a的槽孔1150卡合的上侧锥体1031;和与下侧的角部配件1100a的槽孔1150卡合的下侧锥体1041。上述下侧锥体1041包括:固定凸部1042;和设置于上述固定凸部1042的相反侧的可动凸部(闩)1043。上述可动凸部因弹性部件的弹性力而自动地进入上述角部配件的槽孔。
在此,上述角部配件1100a的槽孔1150如图21所示,包括:形成于该角部配件1100a的周围壁部的内侧的空洞部1150a;和形成于上述周围壁部,与上述空洞部1150a连通,比该空洞部1150a小的长孔形状的开口部1150b。上述开口部1150b具有:基于上述周围壁部的壁厚的开口纵面部A;位于上述开口纵面部A的入口侧的入口角部B(锥形部);与上述开口纵面部A正交且与入口角部B连接的外表面部C;位于上述开口纵面部A的进深侧的进深角部D;和与上述开口纵面部A正交且与进深角部D连接的内表面部E等。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第4781786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课题
上述专利文献1中公开的集装箱固定装置,在上述上侧锥体1031嵌合于上述角部配件1100a的槽孔1150的锁定状态中,在该上侧锥体1031与上述进深角部D以及内表面部E之间产生间隙(游隙)F。另外,在上述下侧锥体1041嵌合到上述角部配件1100a的槽孔1150的锁定状态中,在上述可动凸部1043与上述进深角部D以及内表面部E之间也产生间隙F。
此处,如图22A所示,在将上述集装箱1100堆积到船舶2000上的情况下,当船舶2000倾斜时上述集装箱1100也倾斜。此时,假设没有上述间隙F,则上述集装箱1100的倾斜为与上述船舶2000的倾斜为相同程度。但是,如图22B所示,当在上下集装箱1100、1100的各固定部位产生上述间隙F时,在层叠得较高的集装箱间,上述间隙F导致的倾斜会累积,无法阻止位于上侧的集装箱1100与船舶2000的倾斜相比大幅倾斜的情况。即,上述现有的集装箱固定装置中,因为上述间隙F,难以层叠较多的集装箱,存着集装箱运输费用变得昂贵等问题。
本发明鉴于上述问题而提出,其课题在于减小在集装箱固定装置与角部配件之间产生的间隙。
用于解决课题的技术方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港制器工业株式会社,未经港制器工业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80023034.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集装箱固定装置
- 下一篇:用于运输和/或储存多个玻璃板材的集装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