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循环流化床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680024213.5 | 申请日: | 2016-09-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8064329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08 |
发明(设计)人: | A.鲍姆;M.特魏勒;M.加吉泽克 | 申请(专利权)人: | 斗山能捷斯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F23C10/18 | 分类号: | F23C10/18;F23C10/10;C10J3/56;F22B37/24;F28F9/007;F28D13/00 |
代理公司: | 中国专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 72001 | 代理人: | 肖日松;刘林华 |
地址: | 德国***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循环 流化床 装置 | ||
1.一种循环流化床装置,包括带有外炉壁(10r)的循环流化床炉(10)和摩擦锁定到所述外炉壁(10r)的区段的至少一个热交换室(20),以及水平延伸且与所述热交换室(20)的上顶板(20c)有一定距离的平台(PL),其中所述热交换室(20)进一步由至少一个杠杆(50)和紧固件(60)支承,所述至少一个杠杆(50)布置到所述平台(PL)上并且从枢转地安装到所述外炉壁(10r)的第一端(50f)远离所述外炉壁(10r)延伸到第二端(50s),所述紧固件(60)从所述杠杆(50)的第二端(50s)向下延伸到偏离所述外炉壁(10r)的所述热交换室(20)的部分。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循环流化床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杠杆包括:
a)第一杆(52),其第一端(52f)枢转地安装到所述外炉壁(10r),其第二端(52s)铰接到第二杆(54),且其中间区段(52i)枢转地安装在布置到所述平台(PL)上的第一枢转支承件(51)中,
b)第二杆(54),其第一端(54f)铰接到第一杆(52)的第二端(52s),其第二端(54s)铰接到所述紧固件(60),且其中间区段(54i)枢转安装在布置到所述平台(PL)上的第二枢转支承件(53)中。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循环流化床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杠杆(50)的第一端(50f)枢转地安装在枢转支承件(10p)中。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循环流化床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杠杆(50)的第二端(50s)包括枢转接头(50j)。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循环流化床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紧固件(60)是条、杆、支柱或铰链。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循环流化床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枢转支承件(51)和第二枢转支承件(53)中的至少一个是允许其在水平方向上移动的浮动支承件。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循环流化床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紧固件(60)的下端铰接到所述热交换室(20)的上顶板(20c)或邻近所述上顶板(20c)的所述热交换室(20)的区段。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循环流化床装置,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括在所述平台(PL)和所述热交换室(20)之间的一个或多个悬置器件。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循环流化床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悬置器件是恒定负载吊架(CH)。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循环流化床装置,其特征在于,以下中的至少一个悬置到支承结构(SS):平台(PL)、循环流化床炉(10)。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循环流化床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杠杆(50)的第二端(50s)布置成与所述外炉壁(10r)有偏离,所述偏离在与所述外炉壁(10r)的邻近区段(10s)垂直的方向上看大于所述热交换室(20)的对应长度的70%。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循环流化床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炉壁(10r)和所述热交换室(20)的内壁提供为公共壁。
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循环流化床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热交换室(20)具有至少一个出口端口(20o)并且所述循环流化床炉(10)具有至少一个对应的端口,以允许将固体颗粒从所述热交换室(20)再输送到所述循环流化床炉(10)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斗山能捷斯有限责任公司,未经斗山能捷斯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80024213.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清洗电动拖把的装置
- 下一篇:一种船用飞机降落制动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