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显示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680024227.7 | 申请日: | 2016-04-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7533831B | 公开(公告)日: | 2019-12-03 |
发明(设计)人: | 增田纯一;福冈健太 | 申请(专利权)人: | 夏普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G09G3/36 | 分类号: | G09G3/36;G02F1/133;G02F1/13357;G09G3/20;G09G3/34 |
代理公司: | 44334 深圳市赛恩倍吉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李艳霞;汪飞亚<国际申请>=PCT/JP |
地址: | 日本国大***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明亮度 背面 背光源 辅助光 显示器 视觉辨认 辅助光源 光源点亮 光源熄灭 驱动电路 显示装置 导光板 光源光 透射 变小 点亮 光源 相等 熄灭 | ||
本发明提供一种在通过显示器来视觉辨认背景时能够以适当的明亮度视觉辨认显示器的背面侧的显示装置。对辅助光源驱动电路进行控制而调整辅助光的明亮度,以使在显示器的背面侧,从背光源用光源点亮时的导光板透射至背面侧的光源光的明亮度与辅助光的明亮度之和同背光源用光源熄灭时的辅助光的明亮度相等。由此,背光源用光源(80)点亮时与熄灭时的背面侧的明亮度之差进一步变小,因此能够进一步抑制背景的显示质量的变化。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显示装置,特别是涉及具备能够视觉辨认背景的显示器的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当前,具备能够视觉辨认背景的显示器(透视显示器)的显示装置的开发正在积极地展开。作为该显示器,提出有使用液晶面板的方式、使用有机EL面板的方式等各种方式。
例如,图14是表示能够通过液晶单元201而视觉辨认背景的现有的液晶显示装置的结构的图。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液晶显示装置如图14所示,具备:液晶单元201、隔着液晶单元201而对置的前面偏振光板202以及背面偏振光单元203、以及背景照明单元205,通过从背景照明单元205对在设置于液晶单元201与背面偏振光单元203之间的间隙配置的展示物204照射照明光,由此容易通过液晶单元201而视觉辨认展示物204。由此,处于液晶显示装置的前面侧的观察者不仅能够视觉辨认液晶单元201所显示的图像,也能够清晰地视觉辨认展示物204。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件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4-130270号公报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但是,在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液晶显示装置中,背景照明单元205与配置有展示物204的间隙的明亮度无关系地以恒定的明亮度对展示物进行照明,因此由于展示物204的明亮度过于明亮而使功耗变多、或由于明亮度不充分而无法清晰地视觉辨认展示物204。另外,在利用场序方式驱动背景照明单元205的情况下,如果处于液晶显示装置的背面侧的观察者移动视线,则有时因透射至背面侧的背光源光、照明光而观察者观察到色分离(colorbreakup)、闪烁。由此,有时观察者感受到压力。
因此,本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在通过显示器而视觉辨认背景时能够以适当的明亮度视觉辨认显示器的背面侧、而且使处于显示器的背面侧的观察者难以感受到压力的显示装置。
解决问题的手段
本发明的第一方面是一种显示装置,其具有从前面侧透视可见背景的功能,其特征在于,
背光源用光源,其射出光源光;
显示部,其通过使基于从外部给予的图像信号而从上述背光源用光源射出的上述光源光透射,从而显示图像,并且能够使从背面侧入射的背景光透射至前面侧;
驱动控制电路,其驱动上述显示部;
辅助光源,其朝向上述显示部的背面射出辅助光;以及
辅助光源驱动电路,其驱动上述辅助光源,
上述辅助光源驱动电路与上述背光源用光源同步地驱动上述辅助光源。
在本发明的第一方面的基础上,本发明的第二方面的特征在于,
上述辅助光源驱动电路对上述辅助光源进行驱动,以使上述背光源用光源熄灭时与点亮时相比,上述辅助光的明亮度更明亮。
在本发明的第二方面的基础上,本发明的第三方面的特征在于,
上述辅助光源驱动电路对上述辅助光源进行驱动,以使从上述背光源用光源射出的上述光源光中的透射至背面侧的光量与上述背光源用光源点亮时的上述辅助光的光量之和同上述背光源用光源熄灭时的上述辅助光的光量相等。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夏普株式会社,未经夏普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80024227.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动力传递装置以及机动平地机
- 下一篇:傅里叶变换质谱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