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机动车辆的能量储存器有效
申请号: | 201680024329.9 | 申请日: | 2016-05-04 |
公开(公告)号: | CN107851865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26 |
发明(设计)人: | 米夏埃尔·莫泽;多米尼克·魏因曼 | 申请(专利权)人: | 马勒国际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10/625 | 分类号: | H01M10/625;H01M10/6556;H01M10/6568;H01M10/6566;H01M10/613;H01M2/10 |
代理公司: | 北京汇信合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35 | 代理人: | 翟国明 |
地址: | 德国斯***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机动车辆 能量 储存器 | ||
本发明涉及一种机动车辆(2)的能量储存器(1),其包括电池组(4),其中为了控制至少一个电池组(4)的温度而设置有用于温度控制流体(6)的流体通道(5)。根据本发明,所述流体通道(5)由流体通道装置(7)形成,所述流体通道装置(7)具有两个壁(8、9)和布置在其间的隔板(10),所述隔板(10)布置/对齐/设计为允许所述电池组(4)的基于需要的温度控制,特别是基于需要的冷却。
技术领域
根据权利要求1的前序部分,本发明涉及一种机动车辆的能量储存器,其带有至少一个电池组。本发明还涉及一种用于这样的能量储存器的流体通道装置以及用于制造这样的流体储存器和这样的能量储存器的方法。
背景技术
在当前的混合动力车辆和电动车辆中,越来越多地开始使用高效能量储存器,其需要是关于优化功能主动温度控制的。特别地,在此针对效率的优化这些电池组的冷却是有其重要的。当前,例如,为此使用有流体流过的冷却板,其另外具有加热功能并由此能够实现电池组的冷却和加热。这样的冷却板当然需要相对于电池组和/或外壳电绝缘,并且另外需要具有足够的扩散阻力。
从DE102012218102A1已知一种普遍的机动车辆的能量储存器,其带有外壳并且带有至少一个布置在所述外壳中的电池组,其中用于控制电池组的温度的流体通道布置在外壳与至少一个电池组之间。至少一个电池组的电接口在此位于流体通道外侧。
从DE102011077838A1已知一种热交换器,其带有管组,所述管组具有基本上以平行的方式布置、用于引导温度控制流体的多个管,其中至少管的端部彼此连接。所述热交换器还包括至少一个收集盒,所述收集盒构造为接纳来自管的温度控制流体,其中至少一个收集盒在内部具有在公差范围内与管的端部的高度对应的高度。
从DE 102011079A1已知一种用于冷却流体的带有基座的收集器。所述基座具有用于将收集器的腔室连接至至少一个冷却管的界面,并且具有至少延伸过腔室的部分区域的开口。收集器还具有罩,所述罩构造为以液密的方式关闭基座的开口。罩本身在此构造为线状型材(wire profile)或挤压型材(extrusion profile)。
从EP 2744034A1已知另一种热交换器。
从现有技术中已知的、温度控制的能量储存器的缺点分别在于它们相对复杂且昂贵的制造方法和冷却,或者在于不总是基于需要的能量储存的温度控制。
发明内容
根据本发明,该问题由独立权利要求1的主题解决。有益的实施例为从属权利要求的主题。
本发明基于如下的总体构思:提供一种能量储存器,其带有尤其是并且特别是单独地制造的流体通道装置,其一方面能够以有利的成本制造,并且其另一方面另外地能够实现能量储存器的最优温度控制,并且由此能够实现其最优的效率。根据本发明的能量存储器,其能够例如用于机动车辆中,具有至少一个特别是布置在外壳中的电池组,通常具有多个电池组,其中优选地,在外壳与至少一个电池组之间布置有用于控制电池组的温度的流体通道。当然,在此清楚的是,外壳不需要是传统形式的外壳,而是也能够不同地构成能量储存器,使得外壳不属于能量储存器,而是例如体现为不同的部件。现在根据本发明该流体通道由流体通道装置形成,所述流体通道装置具有两个壁和布置在其间的隔板。相比于从现有技术已知的流体通道,这使得能够完全独立地预制流体通道装置,特别是作为有利定价的复合部件,其中还能够将隔板布置在流体通道装置中,使得在流体通道装置中流动的温度控制流体能够实现电池组的最优的温度控制,特别是电池组的最优的冷却。其中,通过在操作状态下的单独的电池组的温度检测,能够精确地实现预先确定需要精确地将单独的隔板布置在流体通道装置的两个壁之间。通过根据本发明的流体通道装置,而且,还通过根据本发明的能量储存器,因此相比于从现有技术已知的能量储存器,能够以确实更加有利的成本构成后者,并且同时通过最优的温度控制,特别是通过最优的冷却来提高其效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马勒国际有限公司,未经马勒国际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80024329.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