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层叠用丙烯酸类热塑性聚合物组合物有效
申请号: | 201680024852.1 | 申请日: | 2016-04-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7531980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27 |
发明(设计)人: | 中田加那予;森下义弘;大岛啓志 | 申请(专利权)人: | 株式会社可乐丽 |
主分类号: | C08L53/00 | 分类号: | C08L53/00;B32B27/30;C08F297/02;C08K5/10;C08K5/521;C08L63/00;C08L67/00 |
代理公司: | 北京林达刘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77 | 代理人: | 刘新宇;李茂家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层叠 丙烯酸 塑性 聚合物 组合 | ||
1.一种层叠用丙烯酸类热塑性聚合物组合物,其为用于与由含有增塑剂的聚合物组合物形成的层层叠的丙烯酸类热塑性聚合物组合物,
所述丙烯酸类热塑性聚合物组合物包含丙烯酸类嵌段共聚物(I),所述丙烯酸类嵌段共聚物(I)具有:至少1个包含甲基丙烯酸酯单元的聚合物嵌段(A)和至少1个包含丙烯酸酯单元的聚合物嵌段(B),
所述丙烯酸类嵌段共聚物(I)中的构成聚合物嵌段(B)的丙烯酸酯单元包含作为丙烯酸酯(1)单元的丙烯酸甲酯和通式CH2=CH-COOR2(2)所示的丙烯酸酯(2)单元,式(2)中,R2表示碳数4~12的有机基团,
所述丙烯酸酯(1)单元和所述丙烯酸酯(2)单元的质量比(1)/(2)为90/10~15/85,
所述丙烯酸类嵌段共聚物(I)中的聚合物嵌段(A)的含量为15~60质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层叠用丙烯酸类热塑性聚合物组合物,其中,所述丙烯酸类嵌段共聚物(I)的重均分子量(Mw)为30000~300000;
所述丙烯酸类嵌段共聚物(I)中的聚合物嵌段(B)的含量为40~85质量%。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层叠用丙烯酸类热塑性聚合物组合物,其中,所述增塑剂为选自苯二甲酸酯系增塑剂、偏苯三酸酯系增塑剂、柠檬酸酯系增塑剂、脂肪族二元酸酯系增塑剂、聚酯系增塑剂、磷酸酯系增塑剂、环氧系增塑剂中的至少1种。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层叠用丙烯酸类热塑性聚合物组合物,其中,所述增塑剂的溶解度参数为14~19(J/cm3)1/2。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层叠用丙烯酸类热塑性聚合物组合物,其中,所述增塑剂的溶解度参数SP(P)和所述丙烯酸类嵌段共聚物(I)的聚合物嵌段(B)的溶解度参数SP(B)满足下式:
SP(B)-SP(P)0.35。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层叠用丙烯酸类热塑性聚合物组合物,其中,在65℃下将所述丙烯酸类嵌段共聚物(I)浸渍在对苯二甲酸二(2-乙基己基)酯中12小时后的重量变化率为130%以下。
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层叠用丙烯酸类热塑性聚合物组合物,其中,所述丙烯酸类嵌段共聚物(I)中的聚合物嵌段(B)的溶解度参数SP(B)为18.1(J/cm3)1/2以上。
8.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层叠用丙烯酸类热塑性聚合物组合物,其中,所述含有增塑剂的聚合物组合物中所含的聚合物为氯乙烯系聚合物。
9.根据权利要求1或2任一项所述的层叠用丙烯酸类热塑性聚合物组合物,其中,所述丙烯酸酯(2)为丙烯酸正丁酯或丙烯酸-2-乙基己酯。
10.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层叠用丙烯酸类热塑性聚合物组合物,其中,所述层叠用丙烯酸类热塑性聚合物组合物中的丙烯酸类嵌段共聚物(I)的含量为40质量%以上。
11.一种层叠体,其是由权利要求1~10中任一项所述的层叠用丙烯酸类热塑性聚合物组合物形成的层层叠在所述由含有增塑剂的聚合物组合物形成的层的单面或双面而成的。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层叠体,其特征在于,将所述由丙烯酸类热塑性聚合物组合物形成的层热熔融而层叠。
13.一种粘合粘接制品,其包含权利要求11或12所述的层叠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式会社可乐丽,未经株式会社可乐丽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80024852.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