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片状模塑材料和纤维增强复合材料有效
申请号: | 201680027066.7 | 申请日: | 2016-05-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7531985B | 公开(公告)日: | 2018-11-09 |
发明(设计)人: | 太田智;市野正洋;寺西拓也;近藤彻;辔田满 | 申请(专利权)人: | 三菱化学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C08L63/00 | 分类号: | C08L63/00;C08G59/24;C08J5/24;C08L5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银龙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3 | 代理人: | 金鲜英;孔博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热固性树脂组合物 质量份 片状模塑 最终粘度 增粘 环氧树脂 纤维增强复合材料 增强纤维束 | ||
1.一种片状模塑材料,其特征在于,其为包含热固性树脂组合物的增粘物和增强纤维束的片状模塑材料,该热固性树脂组合物含有:
成分(A):25℃时的粘度为1Pa·s以上的液态的环氧树脂;
成分(B):环氧树脂固化剂;和
成分(D):乙烯基聚合物粒子,
相对于所述热固性树脂组合物所含有的环氧树脂的总量100质量份,所述成分(D)的含量为10质量份以上、30质量份以下,
所述热固性树脂组合物的增粘物的最终粘度为150Pa·s以上20000Pa·s以下,最低粘度为2Pa·s以上600Pa·s以下,所述最终粘度为在30℃时的粘度,所述最低粘度为使用流变仪以2℃/分钟升温至120℃测定粘度时所得的最低的粘度,
最终粘度高于最低粘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片状模塑材料,所述成分(D)分散于环氧当量190±6g/eq的双酚A型环氧树脂而得到的分散体的增粘率d1/d0为1.0以下,其中,d0表示相对于所述双酚A型环氧树脂100质量份而使成分(D)30质量份在30℃分散而得到的分散体的刚刚调制后的粘度;d1表示将该分散体加温至60℃并在加温后以60℃保持1小时后的粘度。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片状模塑材料,所述成分(D)分散于环氧当量168±8g/eq的双酚F型环氧树脂而得到的分散体的增粘率d1’/d0’为1.0以下,其中,d0’表示相对于所述双酚F型环氧树脂100质量份而使所述成分(D)30质量份在30℃分散而得到的分散体的刚刚调制后的粘度;d1’表示将该分散体加温至60℃并在加温后以60℃保持1小时后的粘度。
4.一种片状模塑材料,其特征在于,其为包含热固性树脂组合物的增粘物和增强纤维束的片状模塑材料,该热固性树脂组合物含有:
成分(A):25℃时的粘度为1Pa·s以上的液态的环氧树脂;
成分(B):环氧树脂固化剂;和
成分(D):乙烯基聚合物粒子,
相对于所述热固性树脂组合物所含有的环氧树脂的总量100质量份,所述成分(D)的含量为10质量份以上、30质量份以下,
所述成分(D)分散于环氧当量190±6g/eq的双酚A型环氧树脂而得到的分散体的增粘率d1/d0为1.0以下,其中,d0表示相对于所述双酚A型环氧树脂100质量份而使成分(D)30质量份在30℃分散而得到的分散体的刚刚调制后的粘度;d1表示将该分散体加温至60℃并在加温后以60℃保持1小时后的粘度。
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片状模塑材料,所述热固性树脂组合物的30℃时的粘度为1Pa·s以上50Pa·s以下。
6.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片状模塑材料,所述成分(D)为包含丙烯酸系树脂的粒子。
7.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片状模塑材料,所述成分(D)为核壳粒子。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片状模塑材料,所述核壳粒子中的核的玻璃化转变温度为30℃以上。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片状模塑材料,所述核壳粒子中的壳的玻璃化转变温度为60℃以上。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片状模塑材料,所述核壳粒子中的壳的溶解度参数即SP值为20以上。
11.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片状模塑材料,所述核壳粒子中的壳为选自由丙烯酸酯、甲基丙烯酸酯和含羧酸的乙烯基单体组成的组中的至少一种单体的聚合物,分子中具有两个以上乙烯性不饱和基的化合物在该单体的总量中的含量为0.5质量%以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三菱化学株式会社,未经三菱化学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80027066.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