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吸收性物品、其制造装置及制造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680027083.0 | 申请日: | 2016-05-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7530213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1-02 |
发明(设计)人: | 杉山胜彦;园田彰;尾崎竜祐;泷山吉宏;清水遥絵;野田敏弘;槇原光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子控股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A61F13/533 | 分类号: | A61F13/533;A61F13/15;A61F13/511 |
代理公司: | 北京律盟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11287 | 代理人: | 刘媛媛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吸收性 物品 制造 装置 方法 | ||
1.一种吸收性物品,其特征在于:具备透液性的正面片材、不透液性的背面片材、及配置在所述正面片材与所述背面片材之间的吸收体,并且
在所述吸收体的所述正面片材侧的面具有薄化部,所述薄化部形成为:对于由与第1方向平行延伸的第1直线群、及与和第1方向交叉的第2方向平行延伸的第2直线群界定的格子,沿所述格子的格子线设置,并且具有比所述正面片材侧的所述吸收体的面更为凹陷的部分;
所述薄化部在包含所述格子线的交叉点及其周边的交叉区域设有边界。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吸收性物品,其特征在于:所述薄化部的所述凹陷部分被压缩。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吸收性物品,其特征在于:所述交叉区域被压缩成距所述正面片材侧的所述吸收体的面的深度浅于所述薄化部的所述凹陷部分。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吸收性物品,其特征在于:所述交叉区域包括包含所述交叉点的中央区域、及其外侧的区域,所述外侧区域被压缩成距所述正面片材侧的所述吸收体的面的深度浅于所述薄化部的所述凹陷部分并且深于所述中央区域。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吸收性物品,其特征在于:所述交叉区域包括包含所述交叉点的中央区域、及其外侧的外侧区域,所述中央区域被压缩成距所述正面片材侧的所述吸收体的面的深度深于所述外侧区域。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吸收性物品,其特征在于:所述交叉区域为非压缩区域。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吸收性物品,其特征在于:所述交叉区域在所述背面片材侧的面具有隆起部,并且所述正面片材侧的面凹陷。
8.根据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吸收性物品,其特征在于:所述正面片材与所述吸收体一体化。
9.根据权利要求1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吸收性物品,其特征在于:所述薄化部的所述凹陷部分具有比其底部进一步更深地凹陷的凹部。
10.一种制造装置,其特征在于:制造权利要求7所述的吸收性物品,并且具备:
第1旋转部件,构成为:具有形成着凸部的外周面部,并且由所述凸部按压所述吸收体的所述正面片材侧,所述凸部包含第1凸部及第2凸部,所述第1凸部以在所述吸收体的所述正面片材侧形成沿第1方向延伸的第1凹部的方式构成,所述第2凸部以相对于所述第1凹部交叉的状态形成沿与所述第1方向不同的第2方向延伸的第2凹部的方式构成;及
第2旋转部件,构成为:具有形成着凹陷部的外周面部,并且通过与所述第1旋转部件一同旋转,而夹持所述吸收体并抵接在所述吸收体的所述背面片材侧,所述凹陷部配置在对应于所述第1凸部与所述第2凸部交叉的区域的位置。
11.一种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制造具备透液性的正面片材、不透液性的背面片材、及配置在所述正面片材与所述背面片材之间的吸收体的吸收性物品,并且包含如下步骤:
以在所述吸收体的所述正面片材侧,形成沿所述第1方向延伸的第1凹部、及以相对于所述第1凹部交叉的状态沿与所述第1方向不同的第2方向延伸的第2凹部的方式,按压所述吸收体的所述正面片材侧;及
在所述按压步骤的同时,以在对应于所述第1凹部与所述第2凹部交叉的区域的所述吸收体的所述背面片材侧形成隆起部的方式,使所述吸收体的所述背面片材侧变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子控股株式会社,未经王子控股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80027083.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生物组织加固材料
- 下一篇:用于暴露在过敏原下的活动或可运输的单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