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冷凝器有效
申请号: | 201680027535.5 | 申请日: | 2016-05-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7532833B | 公开(公告)日: | 2019-10-01 |
发明(设计)人: | 内藤寿久;冲之谷刚 | 申请(专利权)人: | 株式会社电装 |
主分类号: | F25B39/04 | 分类号: | F25B39/04;F25B43/00;F28D1/053 |
代理公司: | 上海华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300 | 代理人: | 张丽颖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液体接收部 液体接收器 层叠方向 集水箱 冷凝器 长度方向延伸 制冷剂导入部 连接部位 上下方向 液体接收 位配置 下端部 连通 外部 | ||
冷凝器(1)的液体接收器(10)具有沿着管(2a)的长度方向延伸,并且在一方的集水箱(5)侧与第一液体接收部(11)连通的第二液体接收部(12)。第二液体接收部(12)与如下部位连接:该部位配置于一方的集水箱(5)的外部并且比第一液体接收部(11)中的与制冷剂导入部(112a)连接的连接部位更靠近上方侧。并且,液体接收器(10)中的连接第一液体接收部(11)和第二液体接收部(12)的液体接收用连接部(13)的第二液体接收部(12)侧的下端部(131)在上下方向上位于如下位置:该位置相比于靠近第二液体接收部(12)的内部的管(2a)的层叠方向上的中央位置(CL)而更靠近第二液体接收部(12)的内部的管(2a)的层叠方向上的底部(BL)侧。
相关申请的相互参照
本申请以2015年5月26日申请的日本专利申请第2015-106667号为基础,并在此援引其所记载的内容。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具备液体接收器的冷凝器。
背景技术
近年,在市场中,有能够维持以往的冷凝器的散热性能且搭载性更好的薄型的冷凝器的需求。对于这样的需求,提出有多种如下的结构(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2):除了配置于冷凝器的热交换部即芯部的侧方部的纵置的液体接收部之外,还具备沿着芯部的上方侧以横卧的姿态配置的横置的液体接收部的结构。
专利文献1所公开的冷凝器形成为经由连结配管将各液体接收部之间连接的结构,以使纵置的液体接收部与横置的液体接收部在内部连通。另外,横置的液体接收部配置于侧板上。
此外,专利文献2所公开的冷凝器形成为经由集水箱的内部空间将各液体接收部彼此连接,以使纵置的液体接收部与横置的液体接收部在内部连通。另外,横置的液体接收部配置于芯部的上端部的外翅片上。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韩国授权特许第11-0799551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12-67939号公报
然而,液体接收器在冷凝器中起到防止芯部中的液相制冷剂的意图之外的滞留(即,积液)并调整芯部中的制冷剂的循环量的功能。
但是,专利文献1所公开的冷凝器在横置的液体接收部的上方侧连接有连结配管。在这样的结构中,一旦当液相制冷剂积存于横置的液体接收部内的比连结配管的连接部更靠近下方侧时,会导致不能使该液相制冷剂移动到纵置的液体接收部侧。这是阻碍液体接收器中的制冷剂的循环量的调整的主要原因,并不可取。
并且,如同专利文献2所公开的冷凝器,在经由集水箱的内部空间连接各液体接收部的结构中,由于在集水箱的内部空间也会积存液相制冷剂,因此各液体接收部间的制冷剂的移动被阻碍。这是阻碍液体接收器中的制冷剂的循环量的调整的主要原因,并不可取。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冷凝器,能够实现整体的小型化并能够发挥液体接收器中的制冷剂的循环量的调整功能。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观点,使制冷剂与外部流体进行热交换而使制冷剂冷凝的冷凝器具备芯部,该芯部是将供制冷剂流通的多个管上下层叠而构成的部件,通过与流经管的外侧的外部流体的热交换来使制冷剂散热。
并且,冷凝器具备一对集水箱,该一对集水箱沿着管的层叠方向延伸并且与芯部中的管的长度方向两端部连接。
此外,冷凝器具备:液体接收器,该液体接收器使从一对集水箱中的一方的集水箱流出的制冷剂分离成液相制冷剂和气相制冷剂并存储液相制冷剂;以及制冷剂导入部,该制冷剂导入部将存储于一方的集水箱的内部的制冷剂向液体接收器的内部引导。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式会社电装,未经株式会社电装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80027535.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衣物处理装置
- 下一篇:一种用于石油钻杆压制的旋转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