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可伸缩式转向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680028063.5 | 申请日: | 2016-05-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7614356B | 公开(公告)日: | 2018-12-14 |
发明(设计)人: | 杉下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日本精工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B62D1/184 | 分类号: | B62D1/184;B62D1/185 |
代理公司: | 北京银龙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3 | 代理人: | 金成哲;王莉莉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伸缩 转向 装置 | ||
以架设于上托架(17a)与调节杆(24a)之间的状态设置倾斜弹簧(72)。对调节杆(24a)赋予朝向上方的作用力。一对辊(63)能够旋转地支撑于调节杆(24a)。来自倾斜弹簧(72)的力经由一对辊(63)传递至外柱(11a)。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能够根据驾驶员的体格、驾驶姿势来调节转向盘的前后位置的可伸缩式转向装置。
本申请基于2015年5月19日申请的日本特愿2015-102170号主张优先权,并将其内容引入本文。
背景技术
如图26所示,转向装置构成为,将转向盘1的转动经由转向轴2传递至转向齿轮单元,对左右的转向轮3赋予舵角。转向齿轮单元构成为,基于转向轴2的旋转使横拉杆6位移(进行推拉)。作为这样的转向装置,一直以来已知有:能够根据驾驶员的体格、驾驶姿势来调节转向盘1的前后位置的可伸缩式转向装置。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4-104871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08-265646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课题
本发明的方案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得到针对前后位置调节的较高操作感的可伸缩式转向装置。
用于解决课题的方案
本发明的一方案的可伸缩式转向装置具备转向柱、支撑托架、以及调节杆。转向柱通过在配置于前方的内柱的后部以能够进行轴向上的相对位移的方式松弛地嵌合(外嵌)配置于后方的外柱的前部而构成。上述支撑托架支撑固定于车身,且具备从宽度方向两侧夹住上述外柱的前部的一对支撑板部。上述调节杆以如下状态进行配置,即、是在宽度方向上分别插通于在上述外柱的前端部以在该外柱的轴向上伸长的状态形成的伸缩调节用长孔和分别形成于上述各支撑板部的通孔的状态。此外,在将可伸缩式转向装置以不具备倾斜结构的结构实施的情况下,各上述通孔做成圆孔,在以具备倾斜机构的结构实施的情况下,这些通孔做成在上下方向上伸长的倾斜调节用长孔。
在该方式中,利用由例如螺旋弹簧或板簧等构成的上推部件对上述调节杆向上方施力。在上述调节杆能够旋转地支撑有一个或多个旋转部件(例如辊、轴承等圆环状部件)。由上述上推部件赋予上述调节杆的作用力经由上述旋转部件传递至上述外柱。
本发明的另一方式的可伸缩式转向装置具备:转向柱,其具有外柱和一部分被上述外柱包围的内柱;支撑托架,其安装于车身,且支撑上述转向柱;以及紧固机构,其具有调节杆和以对上述调节杆向上方施力的方式配置的上推部件。上述外柱具有:长孔,其具有沿着上述外柱的轴向的长轴,且供上述调节杆插通;以及旋转部件,其能够旋转地支撑于上述调节杆,且将来自上述上推部件的力经由上述旋转部件传递至上述外柱。
发明效果
根据本发明的方案,能够提供可得到针对前后位置调节的较高操作感的可伸缩式转向装置。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第一例的转向装置的侧视图。
图2是图1的A-O-O-A放大剖视图。
图3是转向柱的立体图。
图4是从其它角度观察转向柱的立体图。
图5是转向柱的侧视图。
图6是从图5的左侧观察转向柱的截面图。
图7是从图5的右侧观察转向柱的截面图。
图8是图5的B-B放大剖视图。
图9是图5的C-C放大剖视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日本精工株式会社,未经日本精工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80028063.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转向装置
- 下一篇:可伸缩转向柱及转向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