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自动设备-触控笔配对有效
申请号: | 201680028311.6 | 申请日: | 2016-04-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7624247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30 |
发明(设计)人: | J·G·杰干纳坦;T·密斯特里;J·科平;A·米肖 | 申请(专利权)人: | 微软技术许可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W4/80 | 分类号: | H04W4/80;H04W76/14;H04M1/72412;G06F3/0354 |
代理公司: | 上海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31100 | 代理人: | 蔡悦;胡利鸣 |
地址: | 美国华***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自动 设备 触控笔 配对 | ||
本描述涉及设备配对。一个示例可涉及计算设备(例如,伴随设备)和触控笔。计算设备可具有显示器并且被配置成根据无线协议进行通信。触控笔可被配置成当用户使触控笔的尖端靠近显示器时将邻近度信息传送到计算设备,并且可被配置成把邻近度信息提供给无线协议标识信息。计算设备可被配置成使用无线协议标识信息通过无线协议与触控笔配对,而不需要用户在计算设备或触控笔上的任何附加动作。
附图简述
附图例示了本文档中所传达的概念的实现。所例示的实现的特征可通过参考以下结合附图的描述来更容易地理解。在可行的情况下,各附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被用来指代相同的元素。此外,每个附图标记的最左边的数字传达其中首次引入该附图标记的附图及相关联的讨论。
图1-2共同示出了根据本发明概念的一些实现的示例使用案例场景。
图3示出了根据本发明概念的一些实现的系统示例。
图4示出了根据本发明概念的一些实现的装置示例。
图5-6示出了根据本发明概念的一些实现的示例流程图。
描述
本发明概念涉及电子或有源触控笔(以下称为“触控笔”),以及将触控笔与诸如平板或电话之类的伴随显示设备(以下称为“伴随设备”)进行简单配对。购买触控笔及其伴随设备的用户希望触控笔与伴随设备配合使用。如果用户必须阅读说明并采取各种非直观的动作才能使触控笔和伴随设备协同工作,则用户满意度将迅速降低。本发明概念提供了若干无缝解决方案,使得从用户的角度来看,触控笔和伴随设备在很少或没有用户干预/参与的情况下按照预期的方式工作。
图1-2共同例示了参考系统100进行解释的使用案例场景。在这种情况下,系统100涉及触控笔102以及具有显示器106的伴随设备(例如,计算设备)104。触控笔102包括主体108、感测尖端110以及诸如电池112之类的电源。
出于说明的目的,涉及实例一的该场景在用户114第一次将触控笔102接通电源时(诸如通过将电池112插入到触控笔中)开始。例如,用户可将触控笔102和伴随设备104一起作为一套购买、打开包装并安装电池。在其他情况下,电池可能已被安装,则用户可简单地拿起触控笔进行初次使用。
如实例二所示,在打开触控笔102的包装并打开其电源之后,用户114可能直观地尝试在伴随设备104的显示器106上用触控笔进行书写(例如,着墨)(或者以其他方式与显示器交互)。当触控笔的感测尖端110与显示器106交互(例如,靠近和/或接触)时,感测到的信息可以在触控笔102和伴随设备104之间进行通信,如116处一般指示的。感测到的信息可以以各种无线格式进行通信,其示例将在下文进行描述。一般而言,这些格式依赖于所涉及的设备的紧密邻近度,诸如在几英寸内。例如,触控笔102可生成传达感测到的信息并由伴随设备104经由诸如切割剖视120所示的显示器106下方的数字化仪118之类的邻近度感测组件所提取的信号。
通常,该感测到的信息116可涉及显示器106上的感测尖端110的压力信息、与感测尖端相关的加速度信息,等等。然而,本发明的各实现可包括带有感测到的信息116的附加信息。该附加信息可以是关于触控笔102的其他无线功能的无线格式(例如,协议)标识信息。例如,触控笔可具有蓝牙功能,则无线格式标识信息可与这些蓝牙功能相关。例如,无线格式标识信息可包括蓝牙唯一标识(例如,制造标识号或蓝牙地址),或者该蓝牙唯一标识可从可用的无线格式标识信息中被导出。
在实例三中,伴随设备104可使用与感测到的信息一起接收到的(或从感测到的信息导出)的蓝牙唯一标识来发起与触控笔102的蓝牙配对,如122处一般指示的。触控笔102可响应初始通信,如124处一般指示的,并且配对可根据蓝牙协议来被完成。该无线协议标识信息可允许配对在用户114不采取任何肯定步骤(诸如进入伴随设备上的设置菜单,选择蓝牙,选择单独的设备,并选择该个体设备来配对)的情况下被完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微软技术许可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微软技术许可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80028311.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