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可伸缩转向柱及转向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680029579.1 | 申请日: | 2016-05-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7614357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1-19 |
发明(设计)人: | 杉下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日本精工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B62D1/185 | 分类号: | B62D1/185 |
代理公司: | 北京银龙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243 | 代理人: | 丁文蕴,李平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伸缩 转向 装置 | ||
转向柱(4a)构成为,通过将配置于前侧的内柱(10a)的后部和配置于后侧的外柱(11a)的前部以能够进行轴向的相对位移的方式嵌合,从而使总长能够伸缩。在外柱(11a)的前端部的下方部分,利用在宽度方向上配置的带肩螺栓(56)旋转自如地支撑有辊(70)。辊(70)的外周面接触内柱(10a)的下表面。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构成能够根据驾驶员的体格、驾驶姿势来调节转向盘的前后位置的转向装置的可伸缩转向柱。
本申请基于2015年10月21日申请的日本特愿2015-207040号主张优先权,并将其内容引入本文。
背景技术
如图21所示,用于向转向轮赋予舵角的转向装置构成为,将转向盘1的转动经由转向轴2传递至转向齿轮单元,对左右的转向轮3赋予舵角。转向齿轮单元构成为,基于转向轴2的旋转使横拉杆6位移(进行推拉)。作为这样的转向装置,一直以来,已知能够根据驾驶员的体格、驾驶姿势来调节转向盘1的前后位置的可伸缩式转向装置。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4-104871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课题
本发明的方案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伸缩转向柱,可得到较高的对前后位置调节的操作感。
用于解决课题的方案
本发明的一方案的可伸缩转向柱具备内柱和外柱。通过将内、外两柱中的配置于前侧的内柱的后部和配置于后侧的外柱的前部以能够进行轴向的相对位移的方式嵌合,从而使总长能够伸缩。特别地,在该可伸缩转向柱中,在上述外柱的前部的下方部分(例如下端部)设有推压部件,该推压部件通过(在使该内柱和上述外柱的中心轴彼此一致的状态下)接触上述内柱的下表面,从而防止上述外柱的后端部基于上述外柱的内周面与上述内柱的外周面的间隙而向下方倾斜(外柱的前端部基于该间隙向上方倾斜)。
本发明的另一方案提的转向装置具备:转向轴、转向柱、支撑托架、以及调节杆。转向轴通过将配置于前侧的内轴的后部和配置于后侧的外轴的前部以能够进行扭矩传递且能够进行轴向的相对位移的方式嵌合而构成。上述转向柱利用例如多个滚动轴承将上述转向轴旋转自如地支撑于其内侧。上述支撑托架被支撑于车身,且具备从宽度方向两侧夹住构成上述转向柱的外柱的前端部的一对支撑板部。上述调节杆插通在上述外柱的前端部沿该外柱的轴向形成的伸缩调节用长孔和分别形成于上述各支撑板部的通孔(在具备倾斜机构的情况下,将通孔做成在上下方向上较长的倾斜调节用长孔,在不具备倾斜机构的情况下,将通孔做成简单的圆孔)。特别地,在该转向装置中,作为上述转向柱,使用本发明的可伸缩转向柱。
本发明的另一方案的转向装置具备:外柱,其具有筒体;内柱,其在上述筒体的至少一个端部被上述筒体包围,且上述外柱相对于上述内柱的相对性的轴向的位置能够调节;以及机构,其设于上述外柱,配置于上述筒体的上述端部的附近,且具有抵接于上述内柱的辊。一例中,上述机构能够在上述筒体的径向上具有弹性结构。
发明效果
根据本发明的方案,能够提供可得到较高的对前后位置调节的操作感的可伸缩式转向装置。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第一例的转向装置的侧视图。
图2是将一部分省略来表示的图1的A-O-O-A放大剖视图。
图3是表示将外柱及上托架取出并从后方且下方侧观察的状态的立体图。
图4是表示将外柱及上托架取出并从后方且上方侧观察的状态的立体图。
图5是表示将外柱及内柱(可伸缩转向柱)取出并从前方且下方侧观察的状态的立体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日本精工株式会社,未经日本精工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80029579.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可伸缩式转向装置
- 下一篇:具有集成的通风井的聚合物侧玻璃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