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轮胎及其制造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680030379.8 | 申请日: | 2016-05-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7614283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1-19 |
发明(设计)人: | 本间正洋 | 申请(专利权)人: | 株式会社普利司通 |
主分类号: | B60C5/01 | 分类号: | B60C5/01;B29D30/06 |
代理公司: | 北京林达刘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11277 | 代理人: | 刘新宇,李茂家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轮胎 及其 制造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轮胎及其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迄今为止已经提出了一种轮胎,其中将例如使用橡胶的胎面等外部件附接至包含树脂的轮胎骨架体(日本专利申请特开(JP-A)No.2012-46030)。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问题
当树脂材料用于轮胎骨架体时,虽然各种材料可以选作树脂,但选择的材料需要显示轮胎所需的这样的性能。
当将粘接剂用于将外部件固定在轮胎骨架体上时,考虑到用于两个部件中任一者的材料与粘接剂之间的亲和性,期望的是选择能够显示轮胎所需的性能的这样的粘接剂。然而,选择能够将橡胶制外部件充分地固定至使用树脂材料的轮胎骨架体的粘接剂是困难的,并且关于两个部件的固定仍有改善的空间。
在这样的情况下,本发明的实施方案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轮胎,其中外部件不容易从轮胎骨架体剥离。
用于解决问题的方案
[1]一种轮胎,其包括:轮胎骨架体,其为环状且由包含热塑性树脂的树脂材料形成;粘接层,其使用包含多硫醇化合物、多异氰酸酯化合物和自由基产生剂的组合物形成,并且其中包含于所述粘接层中的硫原子数(S)与包含于所述粘接层中的氮原子数(N)的比(S/N)为3以上;和外部件,其包含橡胶并且以所述橡胶的至少一部分接触所述粘接层的方式经由所述粘接层安装到所述轮胎骨架体上。
发明的效果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案,可以提供一种轮胎,其中外部件不容易从轮胎骨架体剥离。
附图说明
[图1A]图1A是描绘根据第一实施方案的轮胎的一部分的截面的透视图。
[图1B]图1B是安装至轮辋的胎圈区域(bead area)的截面图。
[图2]图2是沿着轮胎旋转轴的截面图,其描绘其中增强帘线埋设入根据第一实施方案的轮胎的胎身的冠部区域(crown area)中的状态。
[图3]图3是描绘根据第二实施方案的轮胎的一部分的截面的透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将会参考实施方案1至3来描述实施本发明的方式,条件是它们分别为实例,并且可以在不偏离本发明的要旨的情况下以各种变化来实施。应当理解的是本发明的范围不限于实施方案。
“树脂”在这里是包括热塑性树脂和热固性树脂,但不包括例如天然橡胶或合成橡胶等硫化橡胶的概念。
“橡胶”是具有弹性的高分子化合物,并且在这里与热塑性树脂弹性体相区别。
“热塑性树脂”意指其材料随着温度升高而软化和流动并且在冷却时进入相对硬且强的状态的高分子化合物。其为包括热塑性弹性体的概念。同时,“热塑性树脂弹性体”是具有弹性的高分子化合物,并且意指由具有构成熔点高的结晶性硬链段或内聚力高的硬链段的聚合物和构成玻璃化转变温度低的非结晶性软链段的聚合物的共聚物组成的热塑性树脂。
在这一点上,在热塑性树脂弹性体中,硬链段起拟交联点的作用以产生弹性(所谓的物理交联)。另一方面,橡胶在分子链中具有双键等,并且三维网状结构通过添加硫磺等来交联(即,硫化)而形成以产生弹性(即,通过化学交联产生弹性)。因此,在热塑性树脂弹性体中,硬链段通过加热来熔融,并且拟交联点通过冷却而再次形成。
由“x至y”表示的数值范围在这里意指包括分别作为最小值和最大值的x和y的值的范围。
在这里提及组合物中的各成分的含量时,当对应于组合物中的各成分存在多种物质时,除非另有说明,含量意指存在于组合物中的多种物质的总量。
[第一实施方案]
根据第一实施方案的轮胎包括:轮胎骨架体,其为环状且由包含热塑性树脂的树脂材料形成;粘接层,其使用包含多硫醇化合物(下文也称为“多硫醇化合物(A)”)、多异氰酸酯化合物(下文也称为“多异氰酸酯化合物(B)”)、和自由基产生剂(下文也称为“自由基产生剂(C)”)的组合物形成,并且其中包含于所述粘接层中的硫原子数(S)与包含于所述粘接层中的氮原子数(N)的比(S/N)为3以上;和外部件,其包含橡胶并且以所述橡胶的至少一部分接触所述粘接层的方式经由所述粘接层安装到所述轮胎骨架体上。
贯穿本说明书,多硫醇化合物(A)、多异氰酸酯化合物(B)和自由基产生剂(C),以及下述催化剂(D)和表面调节剂(E)有时可以分别称为成分(A)、成分(B)、成分(C)、成分(D)和成分(E)。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式会社普利司通,未经株式会社普利司通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80030379.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