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移动应用的电加热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680031804.5 | 申请日: | 2016-05-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7771411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4-19 |
发明(设计)人: | T·克林克米勒;S·巴克尔;D·埃克特;C·海因泽尔迈尔 | 申请(专利权)人: | 韦巴斯托股份公司 |
主分类号: | H05B3/26 | 分类号: | H05B3/26 |
代理公司: | 永新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72002 | 代理人: | 周家新 |
地址: | 德国施*** | 国省代码: | 德国;DE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移动 应用 加热 装置 | ||
1.一种用于移动应用的电加热装置(1),所述电加热装置具有:
衬底(2);和
加热导体层(4),所述加热导体层形成在所述衬底(2)上,
其中,所述加热导体层(4)包括在所述衬底(2)上于主平面内延伸的至少一个加热导体轨迹(5),
其中,所述加热导体轨迹(5)被结构化以形成彼此相邻地延伸并通过绝缘间隙(7)彼此隔开的多个轨迹段(6);并且
至少一个转向部位(8)被设置,所述加热导体轨迹(5)在所述至少一个转向部位处偏转,以使得具有彼此相反的电流流动方向的靠内布置的轨迹段(6a)相对于彼此以相邻且平行的方式延伸,
其中,具有彼此相反的电流流动方向的相邻的靠内布置的轨迹段(6a)之间的间距在所述转向部位(8)的区域内于内侧上局部地加宽,
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转向部位(8)的区域内,所述靠内布置的轨迹段(6a)朝向靠外布置的轨迹段(6b)向外突出,其中,所述靠外布置的轨迹段(6b)通过绝缘间隙(7)与所述靠内布置的轨迹段(6a)隔开,并且,对于所述靠外布置的轨迹段(6b),其轨迹段的宽度只在所述转向部位(8)的区域内局部地减小,以补偿内侧上的所述靠内布置的轨迹段(6a)之间的局部加宽以及补偿所述靠内布置的轨迹段(6a)的突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加热装置(1),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个加热导体轨迹(5)以双线图案在所述衬底(2)上延伸。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加热装置(1),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导体轨迹(5)包括两个转向部位(8)。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导体层(4)被结构化成具有至少两个加热导体轨迹(5),所述至少两个加热导体轨迹(5)以蝴蝶状图案形成在所述衬底(2)上。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导体层(4)是以平面的方式沉积在所述衬底(2)上并然后通过去除材料而被结构化的层。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加热装置(1)构造成运行电压位于150V至900V的范围内的高电压加热器。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导体层(4)覆盖衬底表面面积的至少80%。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间隙(7)在它们的整个长度上具有大致恒定的宽度。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电绝缘材料布置在所述绝缘间隙(7)内。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导体轨迹(5)以下述方式构造:使得具有相同的电流流动方向的各两个轨迹段(6)至少在加热导体轨迹(5)的长度的大部分上彼此相邻且平行地延伸。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至少一个另外的层(10)设置在所述加热导体层(4)上。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加热装置(1)是机动车加热器。
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导体轨迹(5)在所述转向部位(8)处以下述方式构造:所述加热导体轨迹在内曲线(8a)的区域内在垂直于所述主平面的方向上比在外曲线(8b)的区域内更薄。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电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导体轨迹(5)在所述转向部位(8)处以下述方式结构化:厚度从所述内曲线(8a)向所述外曲线(8b)梯级地增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韦巴斯托股份公司,未经韦巴斯托股份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80031804.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