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线圈单元排列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680033197.6 | 申请日: | 2016-06-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7636942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12 |
发明(设计)人: | 佐佐木善教;田中大树;桥本贤树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井县 |
主分类号: | H02K15/04 | 分类号: | H02K15/04;H02K3/18 |
代理公司: | 中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021 | 代理人: | 赵子翔 |
地址: | 日本国福***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线圈 单元 排列 装置 | ||
本发明提供线圈单元排列装置,其通过将线圈单元的各线圈按照规定的排列顺序排列而形成排列线圈组,该线圈单元通过将与多相对应的多个线圈按照每相而由搭接线连接而成,该线圈单元排列装置具备:保持部,其具备支承所述线圈单元且能够自转的线圈单元支承体;以及承受部,其具备支承所述排列线圈组的排列线圈组支承体,且相对于所述保持部相对地转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将构成有多个线圈以及搭接线的线圈单元用于如下工序的线圈单元排列装置,该工序是使用必要相数来制造旋转设备的工序中的将线圈单元排列为所需要的排列状态的工序。
背景技术
电动汽车或混合动力汽车用电机谋求小型化、高输出化。为了抑制与线圈间的结线处理相伴的电阻的上升,通过利用由1根线圈坯线成形一相的多个线圈而得到的多连绕组线圈,认为能够提高性能。作为与多连绕组的制造方法以及制造装置相关的现有技术,具有专利文献1、专利文献2以及专利文献3。
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关于线圈、无槽电机以及线圈的制造方法的技术。
具体而言,公开了具有如下特征的线圈的制造方法,在该制造方法中,使用具有固定导线的固定用具和将导线沿着直角方向按压的按压用具的弯折装置,使作为原材料的导线突出规定长度并利用所述固定用具将根部固定,在该状态下,利用所述按压用具将导线的突出部在平面上沿着直角方向按压而使该导线弯折成直角之后,进而依次重复使导线从固定用具突出规定长度并弯折成直角的操作,由此形成方形旋涡状的旋涡体。
在专利文献2中公开了关于电动机的凸极集中绕组定子的制造方法的技术。
具体而言,公开了如下的定子的制造方法,即,由同一绕组14经由搭接部14T卷绕且以高度位置从第1层L1到第n层Ln逐渐降低的方式排列成阶层状而得到多个线圈13,将由该多个线圈13构成的三相的线圈组18配置为在各阶层中三相的排列顺序一致。以任一线圈为基准阶层,从接近基准阶层的线圈13起依次以成为与基准阶层的高度相同的高度的方式绕过其他相的搭接部14T而移动,持续进行该作业直至所有的线圈13成为同一高度为止,使它们排列为一列而插入到定子铁芯11的齿部11b。
在专利文献3中公开了关于集中绕组式定子的制造方法的技术。
具体而言,公开了如下的线圈的制造方法,即,利用同一导线使多个集中绕组部连续成形而形成线圈单元,使规定相的所述线圈单元按照其他相的所述线圈单元所具有的所述集中绕组部旋转一圈,在所述其他相的线圈单元的所述集中绕组部间配置所述规定相的线圈单元的所述集中绕组部,通过重复该动作,由此使各相的所述线圈单元的所述集中绕组部按照配置于定子的配置顺序而排列配置,在通过使全部的各相的所述线圈单元排列配置而形成的线圈单元组所具有的所述集中绕组部嵌装所述定子具备的齿部。
在先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9-71939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12-19575号公报
专利文献3:日本特许第5304058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课题
但是,专利文献1至专利文献3中存在以下说明的课题。
在专利文献1中,在使线材(导线)突出规定长度并利用固定用具固定了线材的状态下对按压用具进行按压,使线材以沿着外周面呈圆形的引导件22的方式弯曲。
随着加工进展,已加工完成而构成线圈的加工完毕的线材增多。因此,在将线材送出规定长度的工序和将线材弯曲的工序中,需要一边保持着加工完毕的坯线,一边使其与各工序相应地平行移动或旋转运动。由此,同相的线圈数越多,就越需要确保足够的空间,以避免加工完毕的坯线与装置等发生干涉。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井县,未经福井县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80033197.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