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高密度微腔阵列以及使用了该高密度微腔阵列的测定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680033367.0 | 申请日: | 2016-06-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7709223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03 |
发明(设计)人: | 渡边力也;野地博行;曾我直树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立研究开发法人科学技术振兴机构 |
主分类号: | B81B1/00 | 分类号: | B81B1/00;C12M1/00;G01N33/48;G01N37/00 |
代理公司: | 中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021 | 代理人: | 高颖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高密度 阵列 以及 使用 测定 方法 | ||
本发明构成为,具备:具有透光性的平坦的基板;设置有多个微腔的疏水层;以及形成在多个微腔的开口部的脂质双重膜,在每个微腔内设置有电极,在基板中,在将设置有疏水层的一侧设为上方时,通过满足下述A)以及B)中的至少任一者,从而从基板的下方向基板入射的光透射基板而向微腔的内部进入,并且从微腔的内部向基板入射的光透射基板而向基板的下方逃逸。A)电极设置在每个微腔的内侧面。B)电极作为透明电极而设置在每个微腔的底面。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高密度微腔阵列以及使用了该高密度微腔阵列的测定方法。
背景技术
专利文献1公开了一种高密度微腔阵列,其中,该高密度微腔阵列具备:平坦的基板;在基板的表面由疏水性的物质有规则地高密度排列而形成的容量为4000×10-18m3以下的多个微腔;以及形成在充满了试验用水溶液的状态的多个微腔的开口部以便对试验用水溶液进行液封的脂质双重膜。
在先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第2015-040754号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课题
期望以上述以往的高密度微腔阵列为基础开发出其应用技术。
用于解决课题的技术方案
第一侧面涉及的高密度微腔阵列构成为,具备:具有透光性的平坦的基板;疏水层,是设置在所述基板上且由疏水性物质构成的层,多个微腔的开口部被设置成在该层的主面上有规则且高密度地排列,所述微腔的容量为4000×10-18m3以下;以及脂质双重膜,形成在充满了试验用液体的状态的所述多个微腔的开口部,以便对所述试验用液体进行密封,在每个所述微腔内设置有电极,在所述基板中,在将设置有所述疏水层的一侧设为上方时,通过满足下述A)以及B)中的至少任一者,从而从所述基板的下方向所述基板入射的光透射所述基板而向所述微腔的内部进入,并且从所述微腔的内部向所述基板入射的光透射所述基板而向所述基板的下方逃逸。
A)所述电极设置在每个所述微腔的内侧面。
B)所述电极作为透明电极而设置在每个所述微腔的底面。
在第二侧面涉及的膜蛋白质的分析方法中,准备高密度微腔阵列,所述高密度微腔阵列构成为,具备:具有透光性的平坦的基板;以及疏水层,是设置在所述基板上且由疏水性物质构成的层,多个微腔的开口部被设置成在该层的主面上有规则且高密度地排列,所述微腔的容量为4000×10-18m3以下,该高密度微腔阵列在每个所述微腔内设置有电极,在所述基板中,在将设置有所述疏水层的一侧设为上方时,通过满足下述A)以及B)中的至少任一者,从而从所述基板的下方向所述基板入射的光透射所述基板而向所述微腔的内部进入,并且从所述微腔的内部向所述基板入射的光透射所述基板而向所述基板的下方逃逸,在该膜蛋白质的分析方法中,在所述多个微腔的开口部形成脂质双重膜,在此,所述脂质双重膜保持膜蛋白质,通过在所述电极与设置在所述脂质双重膜的上方的相反电极之间施加电压,从而使所述膜蛋白质的性质变化。
A)所述电极设置在每个所述微腔的内侧面。
B)所述电极作为透明电极而设置在每个所述微腔的底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立研究开发法人科学技术振兴机构,未经国立研究开发法人科学技术振兴机构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8003336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叶片结构及风力发电设备
- 下一篇:用于微机电系统静摩擦减少的硅烷改性流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