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接头连接器有效
申请号: | 201680034378.0 | 申请日: | 2016-06-03 |
公开(公告)号: | CN107710517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7-12 |
发明(设计)人: | 鹫尾和纮;大森康雄 | 申请(专利权)人: | 株式会社自动网络技术研究所;住友电装株式会社;住友电气工业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H01R13/42 | 分类号: | H01R13/42;H01R31/08 |
代理公司: | 上海和跃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39 | 代理人: | 侯聪 |
地址: | 日本国三重县***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接头 连接器 | ||
提供一种接头连接器,在没有不适的情况下能以足够的保持力保持短路部件。接头连接器具备:短路部件(30);壳体主体(HB),其包括对短路部件进行保持的短路部件收纳部(50);以及短路部件止动体(70)。短路部件(30)具有基部(32)和短路侧端子部(34、36),基部(32)沿短路方向延伸,短路侧端子部(34、36)从该基部(32)向嵌合方向突出。短路部件止动体(70)沿与短路方向以及嵌合方向的双方交叉的装卸方向装配于所述壳体主体(HB)。短路部件止动体(70)具有限制片(74),限制片(74)以限制短路部件30向嵌合方向的动作的方式沿装卸方向横穿短路部件(30)。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接头连接器,用于使汽车的线束等所包含的多根电线彼此电短路。
背景技术
以前,作为用于使汽车的线束等所包含的多根电线彼此短路的手段,已知有接头连接器。例如,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一种接头连接器,具备:壳体,在其中收纳阴型的电线侧端子,电线侧端子分别压接于应短路的多根电线的末端;以及接头端子,其为固定于该壳体内的金属制的短路部件。所述接头端子具有母线和多个突片形端子,母线和多个突片形端子成为一体,母线沿所述电线侧端子的排列方向延伸,多个突片形端子从该母线沿与该母线的长度方向正交的方向延伸,并且通过所述各突片形端子和所述各电线侧端子嵌合,从而进行所述电线彼此的短路。
所述接头端子需要以对抗所述电线侧端子相对于所述突片形端子的嵌合力(两个端子的嵌合以及脱离所需要的力)而保持于所述壳体的方式固定于该壳体内。作为该结构,专利文献1记载的接头连接器的壳体具有中间壁,中间壁具有多个插通孔,多个插通孔中能压入所述接头端子的各突片形端子。也就是说,所述接头端子通过该接头端子所包含的所述各突片形端子压入到所述各插通孔中,从而保持于所述壳体内。
但是,如所述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那样,在通过突片形端子压入到插通孔而使接头端子固定于壳体的接头连接器中,存在很难设定该压入阻力的这样的课题。也就是说,为了使所述壳体以能对抗所述嵌合力的足够的保持力保持所述接头端子,必须将所述压入阻力设定得大,但是该压入阻力越大,在该压入作业时产生构成壳体的树脂裂开的可能性、突片形端子因折弯等而破损的可能性变高。尤其,近年,伴随电线的细径化,而促进端子的小型化、小宽度化,由此伴随将所述压入阻力设定得大而导致所述突片形端子破损的可能性变高。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5-353361号公报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接头连接器,具备短路部件和绝缘壳体,短路部件与分别安装于多根电线的多个电线侧端子嵌合,绝缘壳体保持该短路部件,并且能在不必担心所述绝缘壳体、所述短路部件破损的情况下,所述绝缘壳体能以足够的保持力保持所述短路部件。
提供的接头连接器,用于通过将分别装配于多根电线的多个电线侧端子彼此电连接,从而使所述多根电线彼此短路。所述接头连接器具备短路部件和绝缘壳体,所述短路部件由具有导电性的材料构成,具有基部和多个短路侧端子部,基部和多个短路侧端子部成为一体,所述基部沿短路方向延伸,所述短路侧端子部从该基部朝与所述短路方向交叉的端子突出方向突出,所述短路部件具有各短路侧端子部沿与所述端子突出方向平行的嵌合方向能与所述各电线侧端子嵌合的形状,所述绝缘壳体保持所述短路部件。所述绝缘壳体具备:壳体主体,其包括收纳所述短路部件中的至少所述基部的短路部件收纳部;以及短路部件止动体,其以在所述短路部件收纳部内对所述短路部件进行限制的方式沿特定的装卸方向能装卸地装配于所述壳体主体。所述装卸方向是与所述短路方向以及所述嵌合方向的双方交叉的方向,所述短路部件止动体具有短路部件限制部,该短路部件限制部以限制所述短路部件向所述嵌合方向的动作的方式沿所述装卸方向横穿该短路部件。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式会社自动网络技术研究所;住友电装株式会社;住友电气工业株式会社,未经株式会社自动网络技术研究所;住友电装株式会社;住友电气工业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8003437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