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内燃发动机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680036466.4 | 申请日: | 2016-06-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7810315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26 |
发明(设计)人: | 乌尔夫·阿龙松;马丁·保尔;穆罕默德·阿德卢尼 | 申请(专利权)人: | 沃尔沃卡车集团 |
主分类号: | F02D41/00 | 分类号: | F02D41/00;F02B37/00;F02B37/013;F02B37/02;F02B37/18;F02M26/05;F02M26/08;F02M26/09;F02M26/38;F02M26/42 |
代理公司: | 中原信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19 | 代理人: | 陆弋;安翔 |
地址: | 瑞典,***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内燃 发动机 系统 | ||
1.一种内燃发动机系统,包括:
内燃发动机(10),
从所述内燃发动机(10)接收排气的第一涡轮机单元(100),所述涡轮机单元(100)具有压缩机(110),所述压缩机(110)用于压缩进气并将所述进气通过进气管线(20)供给到所述内燃发动机(10),
排气再循环管线(200),所述排气再循环管线(200)在所述第一涡轮机单元(100)上游的位置处将所述进气管线(20)与所述内燃发动机(10)的排气管线(30)连接,以及
旁通管线(300),所述旁通管线(300)在所述涡轮机单元(100)下游的位置处将所述排气再循环管线(200)连接到所述排气管线(30),
至少一个阀(34)被设置在所述排气再循环管线(200)中,用于控制被再循环的排气的量,其中,所述旁通管线(300)在位于所述至少一个阀(34)下游的位置处连接到所述排气再循环管线(200),
其特征在于,
所述旁通管线(300)具有被构造成用于控制从所述排气再循环管线(200)到所述排气管线(30)的排气流动的装置(310),以维持所述发动机(10)的后处理系统(36)上游的所述排气的足够高的温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燃发动机系统,其中,用于控制从所述排气再循环管线(200)到所述排气管线的排气流动的所述装置(310)是阀。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内燃发动机系统,还包括控制器(320),所述控制器(320)被配置成根据内燃发动机负荷、内燃发动机速度、涡轮机速度和/或所述内燃发动机的拉姆达值来控制所述阀(310)的运行。
4.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的任一项所述的内燃发动机系统,其中,所述旁通管线(300)在位于所述排气再循环管线(200)与所述进气管线(20)汇合的汇合位置与所述至少一个阀(34)之间的位置处连接到所述排气再循环管线(200)。
5.根据权利要求1-3中的任一项所述的内燃发动机系统,其中,所述排气管线(30)包括第一分支(32a)和第二分支(32b),所述第一分支(32a)允许排气从第一组(12a)的气缸(12)流动到所述第一涡轮机单元(100),所述第二分支(32b)允许排气从第二组(12b)的气缸(12)流动到所述第一涡轮机单元(100),并且其中,所述分支(32a、32b)中的每一个分支均与单独的阀(34)连通。
6.根据权利要求1-3中的任一项所述的内燃发动机系统,其中,所述第一涡轮机单元(100)是涡轮增压器单元。
7.根据权利要求1-3中的任一项所述的内燃发动机系统,还包括第二涡轮机单元(150),所述第二涡轮机单元(150)布置在所述第一涡轮机单元(100)的下游,使得所述第二涡轮机单元(150)接收从所述第一涡轮机单元(100)流出的排气,其中,所述旁通管线(300)在所述第二涡轮机单元(150)下游的位置处将所述排气再循环管线(200)连接到所述排气管线(30)。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内燃发动机系统,其中,所述第二涡轮机单元(150)是涡轮增压器单元(150’)。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内燃发动机系统,其中,所述第二涡轮机单元(150)是涡轮复合单元(150”)。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内燃发动机系统,其中,所述旁通管线(300)将所述排气再循环管线(200)连接到所述涡轮复合单元(150”)的排气收集器(16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沃尔沃卡车集团,未经沃尔沃卡车集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80036466.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