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细胞培养方法、细胞培养用治具及细胞培养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680036867.X | 申请日: | 2016-06-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7735491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1-04 |
发明(设计)人: | 末永亮;田中乡史;柏原贤;户谷贵彦;太田恭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洋制罐集团控股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C12N5/00 | 分类号: | C12N5/00;C12M1/00;C12M3/00 |
代理公司: | 北京戈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14 | 代理人: | 程伟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细胞培养 方法 用治具 装置 | ||
[课题]本发明提供一种使用具有柔性的培养容器,能够视需要形成细胞凝聚块并且抑制了污染风险的细胞大量培养方法。[解决手段]在具有1个或多个凹处的载置面载置填充有细胞和培养液的具有柔性的培养容器并且对所述培养容器施加压力,通过施加所述压力在所述培养容器的外表面形成有模仿所述凹处的凹凸部,在该状态下,培养所述培养容器内的细胞。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使用具有柔性的培养容器的细胞培养,更具体来说,涉及一种能够在柔性培养容器内的细胞培养面稳定地形成细胞凝聚块的细胞培养方法、细胞培养用治具及细胞培养装置。
背景技术
在以基因治疗或再生医疗为代表的近代医疗领域,是在人工环境下培养目标细胞或组织等。例如,作为当下的细胞培养方法,已知有以下列举的技术。
首先,作为第1种方法,可列举适合用于实验室等的使用孔培养盘的培养方法。该方法中,使用形成有1个或多个孔(凹部)的培养盘,将细胞和培养液导入至各个孔内后进行细胞培养。然而,在该第1种方法中,存在如下问题:因为孔对大气开放,所以,异物混入的风险高,而且对每个孔进行注入、回收的动作繁杂。
相对于此,作为使密闭性改善的第2种方法,亦存在如专利文献1所例示的密闭型托盘容器。在该方法中,具有供细胞及培养液导入的凹部的托盘的上表面被膜密封。因此,该第2种方法与第1种方法相比,密闭性得到改善,由此,抑制了所述污染风险。
然而,即便是第2种方法,因为在培养液的取出放入时伴有空气的流出流入,所以,也可以说污染风险依然高。而且具备凹部的培养容器构成为立体形状,因此,体积较大而称不上操作容易。
如此,目前,细胞培养大多数是将细胞集中在凹部或孔等固形底来进行培养,但是,由于再生医疗等的迅速进步,近年来不断要求细胞的大量培养。
作为对应这种要求的大量培养方法,例如开发有如专利文献2所例示的方法,即,使用具有透气性的柔性培养容器在封闭系统中自动地进行细胞的大量培养。因为该柔性培养容器能够以相对较大的尺寸进行制造,所以,能够进行细胞的大量培养,而且因为是封闭系统,所以也有能够降低培养期间的异物(细菌或病毒等)污染风险的优点,所以优选该方法。
另一方面,例如,如专利文献3所示,揭示了在神经干细胞等再生医疗用干细胞培养中,通过在其培养初期形成细胞凝聚块,而能够高效地大量培养细胞。
而且,该专利文献3的方法中揭示了如下技术:使用在一侧形成有容易形成细胞凝聚块的截面U字型的凹部的截面U字型容器,在该凹部形成细胞凝聚块后,使容器旋转,由此,在另一侧的截面扁平部继续细胞培养。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第5098471号
专利文献2:日本专利第5344094号
专利文献3:日本专利第4543212号
发明内容
[发明所欲解决之课题]
然而,所述孔培养盘、密闭型托盘容器及截面U字型容器都需要操作熟练,存在根据作业人员的熟练度而所培养出的细胞的品质不一的问题。此外,作业人员必须介入这点本来也极不适合大量生产,在操作失误或污染风险依然较高这一点上问题仍大。
另一方面,如果应用使用柔性培养容器的培养方法,则所述风险能够大体消除,但是关于如何进行例如神经干细胞等再生医疗用干细胞等的大量培养,尚有发展的余地。
本发明鉴于将所述课题作为一例而解决,其宗旨是以实现能够使用具有柔性的培养容器低价格高品质且大量地培养各种细胞的细胞培养方法、细胞培养用治具及细胞培养装置为目的。
[解决课题之技术手段]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洋制罐集团控股株式会社,未经东洋制罐集团控股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80036867.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培养细胞的细胞间分离方法
- 下一篇:痘病毒衍生启动子以及包含启动子的载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