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车辆用门锁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680037499.0 | 申请日: | 2016-04-05 |
公开(公告)号: | CN107709684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7-30 |
发明(设计)人: | 阿龙·马丁;布莱恩·开普勒;贾纳尼·维斯瓦纳坦;布赖恩·法里斯;服部大树 | 申请(专利权)人: | 三井金属爱科特株式会社;GECOM公司 |
主分类号: | E05B79/22 | 分类号: | E05B79/22;B60J5/00;E05B77/34;E05B85/02 |
代理公司: | 北京信慧永光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90 | 代理人: | 鹿屹;李雪春 |
地址: | 日本神***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车辆 门锁 装置 | ||
本发明提供一种车辆用门锁装置(1),用于减少专用部件的部件数量,其包括:上锁解锁单元(7),包含上锁解锁机构,上锁解锁机构用于切换是否将针对门的开门操作传递给卡锁机构;传递机构(3),将利用钥匙进行的上锁解锁操作传递给上锁解锁单元,上锁解锁单元具有:主箱(2),收纳上锁解锁机构,且支承卡锁机构;输入部件(6),具有贯穿主箱的旋转轴(6a),在主箱内与上锁解锁机构连结,且在主箱外具有外部连结部(6b);罩,封闭主箱的开口部,传递机构具有第一连结部件(35),该第一连结部件用于连结与锁芯的转子一体旋转的被转动部件(34)和外部连结部,在主箱安装于门的状态下,外部连结部从主箱朝向车辆外侧方向突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车辆用门锁装置。
背景技术
以往具有将锁芯的旋转动作利用连结部件传递到上锁解锁机构的车辆用门锁装置。作为这种车辆用门锁装置,专利文献1公开了设有转动力传递机构的车辆门开闭装置的技术,该转动力传递机构在延长箱中收纳有:被动侧转动部件,能够装拆地与钥匙操作力输入部件连结成不能相对转动;驱动侧转动部件,能够装拆地与转动杆的另一端部连结成不能相对转动;传动部件,从该驱动侧转动部件向被动侧转动部件传递转动力。在专利文献1的车辆门开闭装置中,延长箱能够装拆地安装于门锁装置的外壳并从该外壳伸出。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公报第5030908号
将利用钥匙进行的上锁解锁操作向上锁解锁机构侧传递的连结部件根据车辆等级或选配而使用不同形态的连结部件。如果能够使比与连结部件相连结的部分更靠上锁解锁机构侧的结构通用化,则能减少专用部件的部件数量。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减少专用部件的部件数量的车辆用门锁装置。
本发明的车辆用门锁装置包括:上锁解锁单元,包含上锁解锁机构,所述上锁解锁机构用于切换是否将针对门进行的开门操作传递给卡锁机构;传递机构,将利用钥匙进行的上锁解锁操作传递给所述上锁解锁单元,所述上锁解锁单元包括:主箱,收纳所述上锁解锁机构,且支承所述卡锁机构;输入部件,具有贯穿所述主箱的旋转轴,并且所述输入部件在所述主箱内与所述上锁解锁机构连结,且在所述主箱外具有外部连结部;罩,封闭所述主箱的开口部,所述传递机构具有连结部件和副箱,所述连结部件用于连结与锁芯的转子一体旋转的被转动部件和所述外部连结部,所述副箱收纳所述连结部件,所述副箱具有调整机构,所述调整机构能够调整所述副箱相对于所述主箱在车辆上下方向的相对位置,在所述主箱安装于所述门的状态下,所述外部连结部从所述主箱朝向车辆外侧方向突出。
在上述车辆用门锁装置中,优选还包括防止浸水构件,所述防止浸水构件从车辆上部侧一体地覆盖所述主箱和所述罩,抑制向所述主箱内浸水。
在上述车辆用门锁装置中,优选所述防止浸水构件还覆盖所述副箱,抑制向所述副箱内浸水。
在上述车辆用门锁装置中,优选所述副箱具有调整机构,所述调整机构能够调整所述副箱相对于所述主箱在车辆上下方向的相对位置。
在上述车辆用门锁装置中,优选所述防止浸水构件包括:从车辆上部侧一体地覆盖所述主箱和所述罩的第一防止浸水构件;以及覆盖所述副箱的第二防止浸水构件,所述副箱和所述第二防止浸水构件具有调整机构,所述调整机构能够调整所述副箱和所述第二防止浸水构件相对于所述主箱在车辆上下方向的相对位置。
在上述车辆用门锁装置中,优选所述副箱利用不能拆卸的固定机构固定于所述主箱。
本发明的车辆用门锁装置包括:上锁解锁单元,包含上锁解锁机构;传递机构,将利用钥匙进行的上锁解锁操作传递给上锁解锁单元。上锁解锁单元的输入部件具有贯穿主箱的旋转轴,输入部件在主箱内与上锁解锁机构连结,且在主箱外具有外部连结部。在主箱安装于门的状态下,外部连结部从主箱朝向车辆外侧方向突出。按照本发明的车辆用门锁装置,能够对外部连结部应用多种形态的连结部件,获得了减少专用部件的部件数量的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三井金属爱科特株式会社;GECOM公司,未经三井金属爱科特株式会社;GECOM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8003749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