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测量和延迟敏感型车辆有关通信的方法、基站、基础设施节点以及终端有效
申请号: | 201680038206.0 | 申请日: | 2016-06-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7852649B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19 |
发明(设计)人: | 尤西·塔帕尼·卡赫塔瓦;若林秀治 | 申请(专利权)人: | 索尼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W28/26 | 分类号: | H04W28/26;H04W84/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康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40 | 代理人: | 余刚;吴孟秋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测量 延迟 敏感 车辆 有关 通信 方法 基站 基础设施 节点 以及 终端 | ||
一种在用于车辆到基础设施通信的移动电信系统中分配资源的方法,系统包括被配置为经由无线接口与一个或多个终端通信的基站和被配置为经由无线接口与一个或多个终端通信的一个或多个基础设施节点,路侧单元RSU,其中,在连续的时间段内分配无线接口的资源。该方法包括:获得与终端和RSU之一之间的链路有关的测量值;通过传输指示符识别终端与RSU之间的通信是临界的或延迟敏感性;考虑测量值和需求之后,基站跨多个时间段选择资源并且进行分配,以用于终端和适当RSU之间的通信。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方法、基站、基础设施节点以及终端,并且更广泛地考虑了围绕移动电信系统中的资源的分配的情形。
背景技术
此处提供的“背景”描述用于一般性呈现公开的上下文之目的。本申请人的工作(在一定程度上在该背景技术中有所描述)以及说明书的多个方面(其不等同于现有技术或不形成本发明提交时的技术的状态的一部分)既未被明确亦未被暗示地承认为现有技术或与本发明对立的技术状态。
诸如,基于3GPP限定的UMTS及长期演进(LTE)架构等的移动电信系统能够支持比前几代移动电信系统提供的简单语音和消息服务更为精细的服务。例如,利用LTE系统提供的改善的无线电接口和增强的数据速率,用户能够在设备上享受诸如之前仅经由固定线路数据连接才可用的的视频流和视频会议等的高数据速率应用。
因此,部署第四代网络的需求强烈并且这些网络的覆盖区域(即,可以访问网络的地理位置)迅速增加并且预期持续增加。然而,尽管预期第四代网络明显超过前几代通信网络的覆盖率与容量,网络容量与由该网络服务的地理区域仍存在局限性。例如,这些局限性具体与网络经历高负荷及与通信设备之间的高数据速率通信的情形有关,或者与需要通信设备之间的通信、但通信设备不在网络的覆盖区域内时的情形有关。为了解决这些局限性,在LTE版本-12中,介绍了LTE通信设备执行设备到设备(D2D)通信的能力。
D2D通信允许紧密靠近的通信设备在位于覆盖区域内或位于覆盖区域外时或者当网络故障时彼此直接通信。该D2D通信能力允许紧密靠近的通信设备尽管可能不在网络的覆盖区域内时仍彼此通信。例如,通信设备在覆盖区域内和外进行操作的能力使得整合D2D能力的LTE系统很好地适合于诸如公共安全通信等应用。公共安全通信需要高程度的鲁棒性,从而使得设备在网络堵塞并且覆盖区域之外能够继续彼此通信。
例如,就吞吐量和/或地理覆盖率而言,移动电信系统的其他相对新的类型的协议、特征、布置、或其设置包括能够扩大基站的覆盖率的中继节点技术或用于与终端通信的另一节点。还可以提供小的小区,其中,小的小区能够由基站控制或操作为具有有限覆盖率的基站(在地理上或在小的小区接受的终端内,例如仅与指定客户/公司账户相关联的终端能够与其连接)。因此,移动电信系统中现在能够使用各种技术,其中一些是可替代的并且其他是兼容的技术。
同时,与车辆有关的通信的开发已经兴起并且引起广大的兴趣。这些通信有时被称为车辆到一切(V2X)通信,其可指下列项中的任一项或组合:车辆到车辆(V2V)通信、车辆到基础设施(V2I)通信、车辆到行人(V2P)通信、车辆到家庭(V2H)通信、以及任何其他类型的车辆到某物的通信。它们能够使得车辆与其环境通信,即,另一车辆、交通灯、平交(铁路)道口、道路附近的基础设施装备、行人、骑车人等。在典型的V2I情景中,V2I通信用于防撞、驾驶员警报和/或与其他交叉口有关的活动。在这种实施方式中,支持V2X的终端必须找出相关的RSU进行连接并且交换信息。更一般地,这套新型的技术能够支持诸如车辆的护送、安全特征、环境友好型汽车行驶、和/或管理等各种特征并且还能够便于无人驾驶/自动汽车的操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索尼公司,未经索尼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8003820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